【在得知皇長孫朱由校出生後,魏忠賢便把目光與主意打在了皇長孫朱由校的身上。】
【在後宮之中,沒有靠山,就注定沒有了未來。】
【此時的魏忠賢,已經不是剛入宮時的魏忠賢,在走向貪汙,腐敗,以及賄賂,這條道路時,魏忠賢就知道自己,必須的想儘辦法往上爬。】
【魏忠賢在得知,是自己的結拜兄弟魏朝,負責管理與養育皇長孫朱由校時,立即就找上了魏朝。】
【在魏忠賢的賄賂下,魏朝也沒多想,便為魏忠賢謀來了在東宮擔任典膳的差事,並專門負責起,王才人與朱由校的飲食。】
東宮典膳,為正六品太監,但是太監的品級與其真正掌握的權勢,並無最直接關係,一直都要看太監背後,都有什麼樣靠山或政治勢力有關。)
並且典膳這一職位的太監有很多,不同的皇子嬪妃,都有專門負責典膳的太監。)
【魏忠賢憑借著,多年在甲子庫積累下來的財富與人脈,在擔任王才人與朱由校的典膳太監後,以自掏腰包的形式,改善了王才人與朱由校所麵臨的生活困境。】
【因此,後世也有人猜測,皇長孫朱由校沒有“早夭”很可能與魏忠賢擔任其典膳的因素有關。】
【畢竟大明朱家的皇室子孫,是華夏千古曆史進程中,因“早夭”而亡的記載,也是極高的一個王朝皇室。】
【尤其是大明王朝中期之後,“早夭”的皇子就一直居高不下,特彆是天啟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子嗣,全都是“早夭”而亡。】
【在天道曆史進程中,如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共有26子,僅有一子早夭。】
【明惠帝朱允炆,2子無早夭。】
【明成祖朱棣,4子中僅有1子早夭。】
【明仁宗朱高熾,10子中1人早夭。】
【明宣宗朱瞻基,2子均成年,無早夭。】
【明英宗朱祁鎮,9子中3人早夭。】
【明代宗朱祁鈺,僅1子,並且早夭。】
【明憲宗朱見深,14子中5人早夭。】
【明孝宗朱佑樘,2子中1人早夭。】
【明武宗朱厚照,無子嗣。】
【明世宗朱厚熜,8子中6人早夭。】
【明穆宗朱載坖,4子中1人早夭。】
【明光宗朱常洛,7子中5人早夭。】
【明熹宗朱由校,3子全部早夭。】
【明思宗朱由檢,7子中4人早夭。】
【大大明十六帝當中,無子嗣的明武宗朱厚照,是大明諸帝中,自明宣宗朱瞻基之後,最有軍事能力的大明皇帝。】
【同樣,也是大明諸帝當中,最不遵守“傳統儒家君道”的大明皇帝。】
【更是大明宦官與文官集團,都最為痛恨的大明皇帝。】
【因為明武宗朱厚照,是大明諸帝中,最為厭惡大明傳統皇權,各種規矩的大明皇帝。】
【在天道曆史進程中,明武宗朱厚照,曾給自己取化名“朱壽”,並又以皇帝名義“冊封”朱壽為“鎮國公”。】
【其目的,就是想以“朱壽”之名,擺脫“皇帝”身份帶來的禮製約束。】
【明武宗朱厚照,更想以“武將”“統帥”的身份擺脫大明朝堂文官的束縛,由自己來重現大明王朝的武功威望。】
【想樹立起,一個大明王朝在武治軍事上,更強盛的王朝形象,以震懾一切虎視眈眈的外敵。】
【而,在天道曆史進程中明武宗朱厚照,沒有現實其願望,並且明武宗朱厚照之死,也是充滿了疑雲。】
【並且在天道曆史進程中,明武宗朱厚照與明熹宗朱由校,的死因皆是相同的,都是意外落水後,救治不及,突然駕崩而死。】
【明武宗朱厚照死後,據關於明武宗朱厚照的史料記載,皆是“荒淫怠政,背離君德”為主。】
【但是,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時間長達16年,駕崩時才年僅31歲,這正是人生當中,最為身強力壯之期。】
【然而,在大量史料書籍中,以“荒淫怠政”為主的明武宗朱厚照,卻無一子嗣,讓無數後人,為其“百思不得其解”或是“疑雲重重”。】
【除了明武宗朱厚照之外,大明諸帝中,最慘的大明皇帝,有明代宗朱祁鈺,以及明熹宗朱由校了。】
【明代宗朱祁鈺,因北京保衛城,而得大明帝位,也因無後,被奪了帝位後,一個月後,僅30歲暴斃。】
【而明熹宗朱由校,其在位情況,幾乎與明武宗朱厚照,高度相同,而結局,也是高度的相同。】
【明熹宗朱由校,一共生有3子2女,並全部早夭,無一能活過一歲。】
【其中,長子朱慈燃,在天啟三年1623)出生,出生時便是死胎。】
【次子朱慈焴,天啟三年生,次年夭折,年僅1歲。】
【三子朱慈炅,天啟五年1625)生,因在天啟六年1626)的天啟大爆炸驚嚇而死,年僅1歲。】
【其餘兩名皇女,也均早夭而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諸天萬界民間:
有人詫異道:“這後世的大明皇帝生的皇子,都這麼容易早夭?他們是缺營養了,還是缺沒有人保護?”
有人喃道:“這說明了這後世的大明皇宮,真的是太亂了。”
......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愕然:“咱的標兒,在天道曆史進程中,沒有當上皇帝?”
“在天道曆史進程中,標兒比咱早死就算了,難道連長孫朱雄英也早死了?”
“然後,就有朱允炆接了咱的皇帝位,然後老四就造了允炆的反?”
......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明武宗朱厚照,在位16年,被其‘荒淫怠政,背離君德,卻無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