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2012》憑借50的入座率,就刷新了《盜夢空間》的首日票房記錄,將首日票房拉到3.5億。”
由於22號是冬至,俗話說,冬至大過年,所以白天不是很多人去看電影,大家都在和家人吃飯。)
看來大家一大早就盯著這個記錄了。
不過格局還不夠打開,還是小瞧了kk新聞的人了,它的“全球票房破3億”報道掀起第二波熱議:北美首日1.2億,歐洲市場貢獻8000萬,東南亞地區因“龍國拯救者”設定票房同比激增40。
悉尼歌劇院前的巨幅3d海報成為打卡聖地,巴黎影迷在埃菲爾鐵塔下模仿電影中的逃亡場景,東京銀座的戶外屏循環播放黃石火山爆發片段,路過的上班族甚至出現“地震錯覺”。
當海外觀眾看到龍國工程師在海拔5000米的雪山上焊接方舟龍骨時,bbc記者在報道中罕見提及:“或許我們該重新理解‘基建速度’的含義。
“東哥,牛逼破音)!”人群中突然傳來一聲尖叫,聲音之大,仿佛要衝破屋頂。
緊接著,更多的人附和道:“東哥已經不是人了,是神啊!不然怎麼會有那麼高的票房!”
“可惜電影《2012》的時長太長了,將近3個小時,不然場次還能增加幾場呢。”有人感歎道。
“是啊,一天才4場,確實太少了。”另一個人也表示讚同。
“我雖然討厭李文東,但不得不承認,他拍的電影真夠帶勁的!”有人說道。
“那可不,以往的災難片,都是男主角去度過難關,誰能想到這部電影裡居然還有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較量呢。”
“我特彆喜歡東哥拍的一個片段,就是那個部門把周邊的人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遍後,再將建造好的幾艘諾亞方舟給他們乘坐。”有人興奮地說。
“不過我覺得這點不太好,要是換做是我,肯定直接把他們往裡按住,看他們還敢不敢挑釁!”有人憤憤不平地說。
“大哥,這是電影啊,為了他們國家的票房,總要展示一下自己人性的一麵嘛。”旁邊的人笑著解釋道。“不過如果真的是世界末日,那就,嘿嘿...”
“你們說,國家的基建能力真的有那麼強嗎?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建造出如此多的諾亞方舟,不僅將十幾億國人全部容納其中,甚至還額外建造了幾艘去營救其他國家的人。”有人驚歎道。
“這樣跟你說吧,如果有人願意投資,就算是珠穆朗瑪峰這樣的高峰,也能建造出幾部電梯來。”另一個人笑著解釋道。
“你年紀還小,可能不了解以前有一種速度叫做深圳速度。當時建造國貿大廈時,僅僅用了3天時間就建成了一層樓,最終順利完工。”又有人補充道。
“這算什麼,昆侖速度才是真正的厲害呢!短短幾年時間,就建成了長達4萬多公裡的高鐵,而相比之下,香港的高鐵就顯得有些遜色了。2005年底就已經動工,原計劃2010年落成,可結果呢?到現在香港那邊都還沒有動工,而其他地方的高鐵都已經通車運行了。”有人略帶諷刺地說道。
“那裡的情況大家都心知肚明,對了,樓上的,你是香江人嗎?黎名的聯合國護照是真的嗎?為什麼從來沒聽他提起過呢?”有人好奇地問道。
“是真的,他一向比較低調。”樓上的人回答道。
“提這個乾嘛呢?有自己的護照不就足夠了嗎?”他一臉不以為然地說道。
“可問題是,有些人就是懷疑他這是在作秀啊!”另一個人反駁道。
“這……”他似乎有些語塞,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應。
就在他們爭論不休的時候,電影《2012》的熱度卻在持續攀升。隨著觀眾們對這部電影的好評如潮,次日的票房更是如火箭般飆升,一舉突破了4.2億!而內地的總票房也隨之水漲船高,達到了驚人的7.7億!
接下來的24、25、26號,分彆是平安夜、聖誕節和周日,這對於電影市場來說,無疑是三個絕佳的黃金檔期。
果然不出所料,《2012》的票房表現堪稱恐怖——平安夜當天,票房突破了5億;聖誕節當天,票房更是一路狂飆,直接突破了5.6億;而周日這天,票房更是高達5.7億!
短短5天時間,總票房竟然直接被拉到了24億,換算成美元的話,接近3.4億美元!
與此同時,海外市場的票房也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僅僅5天時間,《2012》的海外票房就已經突破了7億美元!
這個成績簡直讓人瞠目結舌,要知道,之前的票房紀錄保持者《盜夢空間》可是用了10天才破10億啊!
而如今,《2012》卻以驚人的速度再次刷新了這一紀錄,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票房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