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當第一場戲開拍時,李國利的不滿瞬間被驚訝取代。
“action!”
鏡頭裡,胡歌飾演的陳靖仇正對著古鏡蹙眉,試圖喚醒體內的軒轅劍力量,劉逸菲飾演的於小雪端著藥碗走近,眼神裡帶著擔憂與溫柔。
按照劇本,她需要輕聲勸說,而陳靖仇則因內心煩躁而揮手打翻藥碗。
“靖仇哥哥,你的傷還沒好,先把藥喝了吧。”劉逸菲開口,聲音輕柔卻帶著穿透力,眼神裡的關切並非浮於表麵,而是真正沉入了角色的心境。
她走近時的步伐輕盈,帶著少數民族女子的溫婉,手指輕撫過胡歌手臂上的“傷口”,動作自然而充滿憐惜。
胡歌原本準備按照以往的表演方式,用誇張的表情表現陳靖仇的焦躁,可當他對上劉逸菲的眼睛時,忽然有些失神——那雙眼眸裡沒有了當年“趙靈兒”的懵懂,取而代之的是曆經世事沉澱後的清澈與韌性,仿佛真的能透過鏡頭看到角色的靈魂。
他一時沒反應過來,嘴角習慣性地勾起一抹似李逍遙般的痞氣笑容。
“哢!”李國利放下對講機,眉頭皺得更緊,“胡歌,彆笑!你現在是陳靖仇,不是李逍遙!他現在心裡煩著呢,哪有心思笑?還有逸菲,剛才你的眼神很好,保持住。”
胡歌臉上一紅,連忙道歉:“對不起導演,我走神了。”
他偷偷看了眼劉逸菲,發現她隻是溫和地對自己笑了笑,並沒有絲毫得意或不滿,心裡更是羞愧。
他知道,劉逸菲這幾年的進步有目共睹:《那些年》裡的沈佳宜是本色出演的清純;《功夫之皇》裡的反派女煞星則演出了狠戾與悲情;《盜夢空間》裡的女配角雖然戲份不多,但在夢境嵌套的複雜設定裡,她的眼神戲始終在線。
而去年那部《你的名字》,她飾演的時空交錯的少女,從前期的活潑到後期的隱忍,演技完成了質的飛躍,連一向嚴苛的影評人都讚她“眼裡有光”。
“再來一遍!”李國利喊道。
這一次,胡歌收斂了所有習慣性的表演模式,全心投入到陳靖仇的焦慮中。
而劉逸菲則更進一步,當她看到胡歌飾演的角色因痛苦而攥緊拳頭時,她沒有按照劇本隻是站在一旁勸說,而是輕輕伸出手,想要握住他的拳,指尖在半空中停頓了一下,又帶著猶豫收回,眼神裡的疼惜幾乎要溢出來。
“哢!好!”李國利猛地站起來,對著話筒大聲叫好,“就是這個感覺!逸菲,你剛才那個下意識的動作非常好,把於小雪的溫柔和顧慮演活了!胡歌,這遍也不錯,繼續保持!”
片場的工作人員都有些驚訝地看著劉逸菲。他們知道她是李文東的女朋友,原本以為她可能會耍大牌或者演技平平,沒想到她不僅準時到場,演技更是吊打一眾主演。
就連場記小妹都忍不住在筆記本上寫道:“劉逸菲的眼睛會說話,看胡歌的眼神跟看仇人似的,不,是看心上人又心疼又無奈的那種,絕了!”
接下來的拍攝異常順利。劉逸菲對角色的理解深刻而獨到,很多戲份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與李國利討論時邏輯清晰,觀點犀利。
有一場哭戲,她不需要眼藥水,僅僅是回想角色的身世,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珍珠般滾落,哭而不醜,哀而不傷,看得現場不少工作人員都紅了眼眶。
胡歌更是感慨萬千,私下裡對副導演說:“逸菲現在真是不一樣了,跟她對戲,我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不然真跟不上她的節奏。”
李國利看著監視器裡劉逸菲的表演,心裡那點因她遲到產生的不快早已煙消雲散。
。。。。。。
在娛樂圈的喧囂浪潮中,另一邊的李文東也沒閒著,他正緊鑼密鼓地籌備著一檔全新的綜藝節目——《東大好聲音》。
他深知當下選秀節目市場魚龍混雜,各種“黑幕”傳聞層出不窮,觀眾對真正以音樂實力為評判標準的節目充滿了渴望。
而《東大好聲音》最大的賣點,便是導師背對選手的“盲選”設計。這一設計宛如一把利劍,將外貌、背景、人氣等乾擾因素徹底剝離,讓聲音成為選手晉級與否的唯一評判標準。
這種“看不見的公平”直擊觀眾內心深處對選秀節目“黑幕”的痛點。
在以往的節目中,觀眾常常看到一些實力平平卻因外貌出眾或背景強大而一路晉級的選手,心中滿是無奈與憤懣。
而《東大好聲音》的盲選機製,讓觀眾看到了音樂本身被尊重的震撼。他們仿佛能看到,那些懷揣著音樂夢想的選手,無論出身如何,無論長相怎樣,隻要有一副好嗓子,就有機會在這個舞台上綻放光芒。
在前世裡,節目數據清晰地證明了觀眾對這一機製的認可。盲選階段收視率比後期高出10,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那10的收視率背後,是無數觀眾對純粹音樂的追求,是對公平評判的渴望。
李文東堅信,在這一世裡,由他主導的《東大好聲音》,不說能達到100的絕對公平,但起碼能做到相對的公平。
他深知,娛樂圈的水很深,各種利益糾葛錯綜複雜,但他決心要在這個舞台上為音樂正名,為那些真正有才華的選手開辟一條光明之路。
而且,他明確禁止了收50萬紅包來轉椅子的行為。
這種行為在前世的選秀節目中屢見不鮮,一些導師為了利益,不顧選手的實力,隨意轉動椅子,讓那些有才華卻沒錢沒勢的選手失去了機會。
李文東要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讓《東大好聲音》成為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音樂舞台。
不過,4位導師的人選也是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在前世裡,4位導師分彆是劉喚、那鷹、楊昆、庾成慶。但這一世,情況要大改才行。
那鷹,在娛樂圈中可謂是爭議不斷。她的“坑”太多了,各種負麵新聞纏身,從音樂版權糾紛到個人言行不當,讓觀眾對她的印象大打折扣。
如果請她來當導師,不僅無法為節目增添光彩,反而可能會讓節目陷入各種輿論風波之中。所以,那鷹肯定不會去請了。
楊昆,雖然在音樂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他的風格相對單一,而且近年來在音樂創作上的新意不足。
在《東大好聲音》這樣一個需要多元化音樂風格碰撞的舞台上,他可能無法滿足節目對導師專業性和多樣性的要求。
再加上他的一些行為和言論也曾引發過爭議,所以也沒必要請他。
哈琳,同樣不是合適的人選。他在音樂上的成就相對有限,而且個人形象和影響力也無法與節目所需的導師標準相匹配。請他來當導師,可能會讓觀眾對節目的專業性產生質疑。
最關鍵的一點是因為他是人,那邊屁股不正的人太多了。
隻剩下劉喚,嗯,他做導師很合適。劉喚在音樂界的地位舉足輕重,他的音樂素養極高,對學員的專業指導尤其是在聲樂技巧和音樂理解層麵,備受認可。
他有著深厚的學院派功底,畢業於專業的音樂院校,接受過係統的音樂教育,對各種音樂風格和流派都有深入的研究。
同時,他又兼具大眾影響力,他的歌曲傳唱度極高,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他能夠從音樂本質出發給予學員係統性建議。無論是流行音樂、民族音樂還是古典音樂,他都能給出精準而獨到的點評和指導。
他適合引導不同風格的歌手,無論是擅長高音的激情型選手,還是擅長低音的深情型選手,亦或是具有獨特創作才華的原創型選手,他都能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幫助他們挖掘潛力,提升音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