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的氣氛比以往更加緊張。自從裂縫門的能量失控事件發生後,所有的實驗都經過更加嚴格的審查。林霖在團隊內部達成了脆弱的共識:繼續裂縫門的研究,但必須采取極其謹慎的方式。
今天的實驗目標,是首次通過高能探測設備對裂縫門內部進行深入觀察。團隊的核心成員聚集在控製室,屏幕上實時顯示著裂縫門內部的動態畫麵。幽藍的光芒仍在緩緩波動,仿佛在等待什麼。
“所有設備準備完畢,裂縫門的能量波動穩定。”顧清抬起頭,語氣中帶著隱隱的期待。
“探測器狀態如何?”林霖問道。
“探測器已完全啟動。”艾琳娜回答,她是負責設備運行的技術專家,“它將通過裂縫的邊界層,進入核心區域進行探測。一旦出現異常,會立即觸發緊急回收程序。”
林霖點了點頭。他目光掃過每一個團隊成員,最終說道:“各位,我們今天可能會看到前所未見的景象,但也要記住,未知伴隨著危險。一旦探測器無法回收,我們必須立刻終止實驗。”
所有人齊聲回應,隨即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
探測器緩緩靠近裂縫門,在高頻電磁脈衝的推動下,它如一隻輕盈的飛鳥,穿過裂縫的藍色光幕。監控屏幕上的畫麵頓時一陣抖動,隨後出現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圖像傳輸正常。”顧清調整著參數,畫麵逐漸清晰起來。
裂縫門的內部,是一片令人震撼的景象。起初,屏幕上隻是一片迷蒙的藍光,但隨著探測器的深入,一種奇特的空間結構開始顯現。那些藍光並非單純的能量,而是由無數細小的光粒子組成,像是一片永恒波動的海洋。
“這是裂縫的邊界層。”林霖低聲說道,目光緊鎖在屏幕上,“繼續推進。”
探測器進一步深入,穿過邊界層,進入了一片更加奇異的空間。這裡的光線不再單調,而是呈現出多種顏色的交錯,仿佛彩虹的碎片散落在空中。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光點似乎具有某種內在規律,它們會按照特定的軌跡聚合、分散,像是某種生命活動的痕跡。
“這是……動態的生態係統!”顧清難以置信地說道,“裂縫內部並不是空無一物,而是存在某種自組織現象。”
“這些光點可能是一種能量生命形式。”林霖緩緩說道,“它們的活動模式具有高複雜性,與我們已知的任何物理現象完全不同。”
就在團隊沉浸在這些奇異景象中時,探測器的前方忽然出現了一道模糊的影像。屏幕上,一種類似於漩渦的結構緩緩形成,漩渦的中心隱隱閃爍著微弱的光點。
“那是什麼?”唐彥皺起眉頭,語氣中帶著一絲警惕。
“增強畫麵清晰度。”林霖迅速下令。
探測器調整了角度,畫麵逐漸放大。所有人屏住了呼吸,因為漩渦的中心,正出現了一種類似生命體的結構。
那是一種細長的、半透明的形體,像是某種奇異的水母。它的表麵覆蓋著無數微小的光點,這些光點以某種特定的節奏閃爍著,形成了一種難以理解的符號。
“它可能是……裂縫生態係統中的一種原始生物。”顧清的聲音中充滿了興奮,“它和‘小白’的外形完全不同,但同樣具有光點特征。這或許是另一種生命形式!”
“保持距離。”唐彥冷冷說道,“我們不知道它是否具有攻擊性。”
探測器停在了距離這生物大約五米的地方,小心翼翼地釋放出一束低頻光波,試圖與其進行互動。然而,那生物並沒有靠近,而是緩緩地向後退去,最終隱沒在漩渦之中。
“它似乎在回避我們。”顧清低聲說道,“這說明它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或者,它在試探我們。”唐彥補充道。
探測器繼續深入裂縫門。畫麵顯示出更為複雜的空間結構:光點以某種規律排列,形成了一種類似“網絡”的形態。這些網絡彼此交織,仿佛是一張巨大的能量之網。
“這些結構不是隨機的。”艾琳娜分析道,“它們的排列方式與生物體內的神經網絡非常相似。這可能是某種更高層次的生態係統。”
“但這裡並沒有空氣、水或者我們已知的生命必要條件。”唐彥質疑道,“它們是如何維持自己的存在的?”
“裂縫門內部的物理規則顯然與我們的世界不同。”林霖沉聲說道,“我們不能用傳統的生物學理論去解釋它們。”
就在這時,探測器的信號忽然變得不穩定,畫麵開始出現斷斷續續的雪花。
“能量場發生了變化!”艾琳娜緊張地報告,“探測器受到強烈乾擾!”
“立刻收回探測器!”林霖果斷下令。
探測器迅速開始撤離,但就在它即將穿過裂縫門邊界時,屏幕上突然閃現了一組奇怪的符號。這些符號以光的形式呈現,排列成一種明顯有序的圖案,仿佛是某種信息。
“記錄下來!”顧清大聲喊道。
探測器最終安全回到實驗室,但裂縫門的光芒卻在它返回後迅速黯淡,恢複了平靜。
實驗結束後,團隊緊急召開了會議。裂縫內部的生態現象和最後出現的符號成為了討論的焦點。
“這組符號可能是某種信息傳遞。”顧清推測道,“它們的排列方式類似於語言,或許是裂縫內的生命體在嘗試與我們溝通。”
“但我們無法確定這些信息的目的是什麼。”唐彥反駁,“它們可能是友好的,也可能是警告,甚至是威脅。”
林霖打斷了兩人的爭論:“無論如何,這次探測的成果證明了裂縫門內部存在複雜的生態係統。我們需要進一步解碼這些符號,找出它們的意義。”
“這次探測已經引發了設備的不穩定。”艾琳娜憂心忡忡地說道,“如果繼續深入,我們可能會失去對裂縫門的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