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連不懂兵事的太後,都預見了大軍的失敗;
你告訴老夫,北伐這一仗我們是不是輸定了。”
於謙聽到這裡臉色頓時凝重起來:
“太後娘娘既然知道此戰凶險,為什麼還敢讓陛下親征;
這不是拿著我們大明的五十萬將士,當祭品嗎?”
”什麼?“
楊士奇聽到這裡也有點慌了,連忙再次問到:
“於謙,你就這麼肯定我大明這次輸定了?”
於謙慘然一笑道:
“楊閣老,如今這五十萬大軍是為什麼而戰,為國、為民;
都不是,這次是為了一個逆賊找場子而已。”
“瓦剌那邊反而因為此事,萬眾一心。”
“當年如果不是先帝拿命和馬哈木賭戰贏了,我們當年有多少將士可以從草原上回來。”
“楊閣老,我可以告訴你,大明最多能有四五成將士能回來就不錯了。”
“這十多年,軍械局大量製作火繩槍,都以為我們大明士卒的戰力早就今非昔比了;
可據我所知,這玩意的製作技術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泄露。”
“草原上必然也已經大量裝備,有心算無心;
加上當今陛下的傲慢,還有京營十幾年沒有經曆過大戰的頹廢。”
“而那脫歡這些年的征戰,就沒怎麼停歇過,他的大軍都快統治整個蒙古草原了;
對比之下,楊閣老你告訴我,咱們大明怎麼贏。”
“我們輸定了!”
“如果皇帝能聽英國公張輔、樊忠等武將的勸諫,或許能帶著一半的大軍;
退回長城防線,如果他還是一意孤行,楊閣老準備迎接天變吧!”
楊士奇聽到這裡,臉色驟變,鄭重的說道:
“於謙這些話,你為什麼不對太後和皇帝說。”
於謙慘然一笑道:
“楊閣老,我於謙可是做了十幾年的帝師,這些事從小就在給他說過多少遍;
可惜他隻記住了建功立業,卻沒有記住皇帝對百姓的仁恕之道。”
“至於太後,還用我於謙說嗎?
她壓根就沒想勸皇帝回頭,她認為大明國力雄厚,經得起她兒子折騰。”
“可惜,她不知道兵敗如山倒的道理,楚漢之爭項羽三萬大軍進攻彭城;
劉邦率領五十萬大軍,都被打的丟盔棄甲。”
楊士奇聽到這裡,心裡更冷了,歎了一口氣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