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聯邦時代其實根本就沒有泰坦級地麵單位的概念。
聯邦時期的地麵戰鬥和死靈有些接近。
小型戰鬥機械伴隨著中大型戰鬥機械形成的機械浪潮足以吞沒一切,或者直接部署裝備有多重毀滅性武器裝置的戰鬥機械配合軌道打擊進行強襲。
如果正常戰鬥方式無法奏效,那鐵人還有一些不太正常的攻擊模式。
例如用納米機器人將整個星球吞沒或者乾脆直接將星球摧毀,甚至再麻煩一點的情況,甚至會乾脆的摧毀整個星係。
冰冷的數字和費效比就是機械體戰鬥的一切,高效而直接。
至於帝國泰坦這種多餘的裝置其效率遠不如一次精確的軌道打擊。
直到聯邦解體,阿克斯的資料庫裡也隻有一種三足自行武器平台和雙足自行武器平台的資料,對於那些尺寸大大小小,造型和軍民兩用的騎士機甲帶著幾分相似的神之機械有著一種天然的陌生感。
關於泰坦的來源阿克斯其實也得出了分析。
在聯邦解體之後大量聯邦星球陷入了混亂,而諸多勢力在星球表麵割據戰鬥。
作為可以純人工控製且最容易生產,stc模板留存量巨大,且最大型的裝備就隻有騎士機甲。
人們對於機械體軍隊的認知還未褪去,對於這種曾經有著智能型號的騎士機甲所蘊含的殺傷力有著足夠的認知。
很可能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騎士機甲都在各種內戰的戰場上充當主力武器使用。
多勢力混戰的星球必然無力構建太空艦隊。
所以基於騎士機甲的大型化改裝和拓展設計開始了。
畢竟構建一艘戰艦需要太多的資源。而且因為聯邦內戰的關係,為了抑製鐵人的製造速度,幾乎大部分的巨型生產線都被摧毀了。
缺少巨型量子打印裝置之後構建一艘戰艦的時間可比造一台巨型機甲的時間要長太多了。
而且大部分聯邦戰艦都是智能艦船,隨著鐵人離去,這部分資料幾乎都被帶走了。
相對於軍用裝備的巨型磁軌武器和能量武器。
他們能使用的就隻有哪些民用艦船上搭載的些許防衛武器,以及曾經聯邦時候民眾自己模塊化改船所能使用的武器模組。
畢竟那個年代每天麵對各種高能武器和毀滅武器。許多人開始懷念大炮和火藥,有民眾自行研發和製作了一些巨型加農炮之類的實彈武器,用以搭載到一些常見的民用艦船上充當防衛裝置和玩具。
聯邦公民們在太空中模擬古老曆史中的中世紀海盜,就和古老泰拉上曾經流行過的一種被稱作全甲格鬥的模仿遊戲一樣。
或許正是如此,大量帝國的海軍戰艦看起來和古老的中世紀風帆艦船總有著幾分血緣關係。
而阿克斯麾下的機械艦船幾乎都沒有那種古老的艦艇結構造型。多麵的火力布置讓攻擊死角大幅度減少,甚至連船底都裝配有武器係統。
更不要說泰坦艦那種270度的巨大立體攻擊範圍了。
而人類從不缺乏想象力和行動力。
很大可能就是在那個黑暗的年代,人們開始研究如何將騎士機甲造的更大,並想辦法將曾經用以娛樂而導致耗資巨大的戰艦上所搭載的民用裝備並想辦法將其挪到這些放大的騎士機甲上使用。
隨後全新的軍備競賽開始了。
那些失落的世界開始致力於構建更大的機甲,裝配更多或者更沉重的戰艦武器。
在帝皇統一銀河的時候逐漸收繳了這些來自各個世界的魔改機甲技術,並且由機械教重新進行了統一設計。
而其中最成功的恐怕就是帝皇泰坦。
泰坦神機上搭載的武器口徑驚人,和聯邦的一些民用艦船的主炮有著高度類似。
然而阿克斯對這些大概率脫胎於騎士機甲升級變種出現的pro,ax,proax係列機體完全找不到其戰鬥定位,隻能說也是一種另類的聯邦餘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