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遙遠的聯邦時期,那充斥著戰火和紛爭的大開拓時代,也從未在任何一場戰爭中出現過數量足以填滿一個星係的生物殘骸。
即便眼前這個星係比起太陽係而言,規模還要小上一些。
然而如今這片宇宙空間,卻被密密麻麻、堆積如山的生物殘骸所充斥。
這場戰爭出現的泰倫蟲族數量之驚人,已然超出了帝國的所有記錄。
隨著亞空間航道重新展開。
在無數銀色光輝的簇擁之下,鍛造之心再一次出現在這片宛如煉獄般的血肉戰場上。
這艘泰坦艦第一次開始發揮自己的真正功能。
如同其名稱一樣,鍛造之心並非是常規的戰艦,本質上這就是一艘泰坦級尺寸的超級工業艦。
隻不過船體比較大,順便裝配了一些“采礦工具”罷了。
即便這些工具威力稍微大了一些,但是依舊無法掩蓋其本身的核心作用——提煉礦物和機械建造。
鍛造之心的物資吞吐能力極為龐大。
巨大的量子分解器開始和無數納米機械一起進入工作狀態。
混雜著無數艦體殘片的泰倫生物殘骸,不斷地被淡藍色的光輝和灰白色的浪潮所吞沒。
在這神奇的分解過程中,各種金屬材料和物質分子被精準地分離出來,大量地彙集在一處。
緊接著,利用強大的引力牽引,這些物質開始逐漸聚集,最終形成一個獨特的人工金屬內核。
隨著金屬內核的產生,引力如同有了生命一般,自發地開始發揮作用。
這個大質量、高密度的核心,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很容易吸附周圍的物質。
當那些鬆散的材料如同受到召喚一般,紛紛環繞在內核周圍之後,兩道相對的引力井開始發力,如同兩隻無形的巨手,將這些物質緊緊壓實成為一體。
在引力持續而強大的作用下,很快,一顆體積堪比行星,直徑接近一萬公裡的實心純金屬星球出現在浩瀚的虛空之中。
其體積雖然不如泰拉巨大,但是其質量卻是泰拉的數百倍。
自然天體之中或許隻有中子星的密度能夠超過這些超級金屬球。
鍛造之心立刻激活超質量投射器,那強大的能量波動讓周圍的空間都為之震顫。
超質量投射器將這顆純金屬星球連帶周圍的空間一並折疊。
隨後如同一個隱秘的收藏家,潛入投射器尾部的鏤空之中,將這顆珍貴的礦產星球進行存儲。
時間在機械的運作中悄然流逝。
直到上麵所有的儲備位置被全部填滿,這片星係規模的巨大戰場上所覆蓋的泰倫的血肉殘骸和戰艦碎片才僅僅消耗了三分之二。
此時,在超質量投射器的超量約束機構上,三十六顆由各種提煉後的金屬物質混合構建的純金屬星球,正散發著璀璨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這場特殊“收獲”的不易。
而剩下的三分之一,阿克斯並沒有選擇造更多的泰坦艦。
轉而開始製作一些特殊的單位。
泰坦艦本身運作有些遲緩,龐大的船體,複雜的結構。
機械科技之中仿生學是最常見也是最基礎的東西。
很快六個巨型機械結構在鍛造之心的運作下被逐漸構建成型。
這些巨型結構長的有些像蛇,每一個在未展開的狀態下都有泰坦艦的兩倍大小。
而當其完全展開之後其長度可以輕易的環繞恒星。
由厚重合金裝甲層疊構成的鱗片結構層層疊疊的交織在巨大的柔性金屬骨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