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那些物資消耗恐怖的阿斯塔特戰士,那些機械修會的技術神甫則表現出了另一種極端。
對於任何天然食物他們似乎都表現得毫無興趣。
相反他們遊走在生態倉內四處尾隨那些正在提供服務的侍從鐵人以及各種運載機械。
被他們帶來的機仆們則茫然的列成一個個方陣然後站在艙室內的一角。
對於機仆們而言他們可以脫離生物質補充,當然如果有一點吃的也很好。
畢竟機仆們身上的血肉組件比例還是存在的。
偶爾消耗一兩塊混合凝膠塊可以有效的提升機仆的使用壽命。
這些利用屍體提煉製作的澱粉塊有著豐富的營養物質,當然沒有任何味道。
如同大豆粉加水凝固最後壓製成型的東西也不可能好吃。
但是事實上有些時候底倉的工人們隻能利用船體內生長的古怪苔蘚加上一些屍體澱粉棒熬成稀粥勉強糊口。
一部分人甚至連這樣的苔蘚粥都需要兩天才能喝上一口。
畢竟澱粉棒的製作也是需要材料的。
鍛造之心的效率很高,帝國的艦船也算不上龐大。
被引力牽引的帝國艦船一艘接一艘的進入鍛造之心的船體,隨後全新的艦船很快就從底部的量子打印裝置中又一次飄了出來。
這些被重構的艦船外形上和原本的樣子沒有絲毫改變。
但是內部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帝國艦船通常都裝配有大型等離子反應堆。
這些反應堆會產生劇毒的廢水和和氣體。
底倉的生活環境更是極為惡劣。
對於負責帝國艦船建造的鑄造世界而言,艦船造好之後就再也不存在大範圍改造的情況了。
在有氧環境下,船體內部的大量結構都有鏽蝕和破損。
越是底層則破損越嚴重。
熾熱的蒸汽積年累月的在船體的底層甲板和下層居住區之類的地方飄散。
鏽蝕導致管道出現輕微的泄漏。
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泄露都得不到任何處理。
對於神甫們而言,輕微的泄露產生的誤差是歐姆尼賽亞意誌的表現。除非機魂不悅,或者情況嚴重,否則一些破損是不需要維修的。
當然前提是泄露的管道不是燃料管路,尤其是叵素。
畢竟那東西會引發大火和爆炸。
至於廢水管路或者是高壓蒸汽管路有些泄漏這並不要緊。
必要的時候隻需要加大一些泵送功率就能解決輕微的指數不達標的問題。
等到管路破裂的時候自然會有技術神甫招呼那些世代居住在艦船上的可憐工人去維修和更換。
如果再不幸一些,可以封閉一些艙段等損害可以控製之後再處理。
神甫們可不會用自己的命去維修那些破損。
甚至連機仆都不一定會派遣一台。
畢竟一台機仆可比一個隻有血肉的凡人要有用多了。
而這些問題在鐵人艦船上完全不存在。
且不說大部分鐵人艦船內部都處於真空狀態。
就算是具備有生命維持係統的泰坦艦也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無數納米機械在船體內如同活物一樣四處流淌。
任何損傷都會得到立刻修複。
一次性成型的構造方式更是讓鐵人艦船上連管道的連接栓都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