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升降平台的速度不斷提升,一道能量屏障從下方將整個平台包裹。
升降平台的下墜速度還在進一步的上升。
重力調節裝置不斷的動態調節並確保平台上的一切不會因為加速度的問題從上方脫離。
此時墜落的速度已經超過了數倍音速。
依靠強大的重力調節,阿克斯控製的掠視毀裂者甚至不需要磁力吸引裝置就被牢牢按在平台上穩穩的向下俯衝。
隨著深度超過兩千公裡,重力係統開始反向調節。
平台上的一切物品速度開始逐漸下降。
加速用的電磁軌道開始逐漸增大電壓並反向調節並同步確保裝載物不會脫離平台。
當運載平台的速度下降到合適的範圍之後,能量屏障瞬間消失。
巨大的運載平台嵌入地麵的時候其絕對速度恰巧為零。
就仿佛有人小心的將這巨大的機械裝置小心的放進了凹槽之中一般。
而平台上方的速度載荷一直處在一個極低的狀態。
阿克斯控製著升降平台直達了最深處的中轉層。
隻要找到主控智能所在的位置,阿克斯就能立刻獲得關於這裡的一切信息,一層層搜索實在是效率太低不符合鐵人的習慣。
然而中轉層還是有著超乎想象的龐大。
在通過從其他通道下降的掠視毀裂者進行聯合掃描之後能確認周圍是一個巨大的環狀隔層空間。
這裡的高度隻有五百米,但是總麵積超過了三億平方公裡。
是地球同等深度狀態下麵積的兩倍多。
整個中轉層幾乎是完全浮空的存在,這顆人工星球的內核和外殼在這裡被完全被分離,隻有十二個升降平台的巨型基座將其連接。
周圍的空氣乾燥而潔淨,成分和古地球完全相同,空氣過濾係統和循環係統依舊在運作。
但是空曠的合金地麵上除了升降平台的基座之外什麼都沒有。
阿克斯控製著掠視毀裂者掃描過周圍的地麵,通過金屬中那不可見的損傷得到了大量的信息。
這一層曾經或許是作為加工中心和物資中轉中心使用。
從上麵金屬原子的排布差可以還原出曾經的道路,建築位置以及一些設施的分布。
很顯然在最後離開的時候,這裡的一切都被完整的拆除了。
在大量機械單位不斷的搜索下。
阿克斯最終在相當於赤道線的位置找到了新的四個對稱豎井結構。
這裡構築著同樣巨大的升降裝置,但是隻能夠下降幾公裡。
而且這裡的散溢出來的能量波動非常驚人。
即便是泰坦艦的巨型反物質核心都沒有如此可怕的能量散溢。
這些深層的升降平台隻有兩個區域可以前往。
<控製中心>
<臨界反應核心>
隨著再一次下降,阿克斯終於抵達了這顆人工星球的控製中心。
其規模龐大到令鐵人都感到驚歎。
四個豎井抵達的控製中心內部結構完全一致,隻是按編號分為了四個區。
每一個區域內都填滿了密密麻麻的超級量子運算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