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皇宮,禦書房。
吳皇和眾大臣商議了各國王子如何迎娶公主之事,定在八月中秋當天進行比試,包括文比和武比,選兩名最優者,最後以公主親自決定為準。
“陛下,參與比試之人,沒有一位我吳國中人,想我吳國人才濟濟,各王公大臣之子中不乏玉樹臨風、風流倜儻之輩,我想亦可參與其中之比試,如若能迎娶公主,亦是一件美事。”
宰相奏道。
“宰相說的正是,好,那我吳國內有意於迎娶公主之人,自認為才學高尚、年齡三十歲之下者皆可報名。”
“但是最終與各位王子一同比試之人,隻有兩人。”
這時,吳皇想到了林西,他很看好林西,才學、武道、工匠都有涉獵,還十分精通,雖然他有妻室,但隻要他下旨,叫他之妻讓出正妻之位就是了。
“陛下,臣反對我吳國之人參與其中。”
魏國公徐弘淵奏道。
“愛卿為何反對?”
吳皇沉聲問道。
“各國來的都是皇子王子,但我吳國則不能以皇子同台,最多也隻是世子參與其中,這樣身份不對等,會讓各國王子感到我吳國輕慢他們,從而對我吳國抱有敵意。”
魏國公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陛下,臣倒是覺得無所謂,緣分天注定,半點不由人,又何必將我吳國之人排除在外呢?”
宰相駁道。
“諸位以為如何?”
吳皇是想讓吳國之人有機會參與其中的,至於聯姻之事,他倒是覺得,一國之安危,寄托於一個女子身上,本就是虛幻,何況還是他最寵愛的女兒。
“臣認可宰相大人的觀點,正所謂緣分天定,讓我吳國之人參與其中,亦無不可。”
新任戶部尚書說道。
“臣附議。”
接著,一大半的大臣跟著附議。
“好,就這麼說定了。”
“陛下英明。”
又商量了吳國之人報名過多如何篩選之事,也作了規定。
那就是進行比試,和與六國王子的比試項目一致,這也算預演。
……
“父皇,您答應過女兒的,女兒隻要在農事方麵作出成績,您就不讓女兒聯姻,您說話不算話。”
禦書房裡,周瑾怡見王公大臣退了後,找到吳皇哭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