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是“府”,府分三等,上、中、下。上等折衝府1200人,中等折衝府1000人,下等折衝府800人。
既然有兵了,那就需要給這些人分發兵器,以及訓練的地方。
這樣的地方是固定的地方,就是廣字頭,寬大的意思,因為訓練場地和儲存兵器都是很占地方。
當朝廷需要打仗,就會派十二衛大將軍來折衝府要人,但是這些折衝府都是分散在各個地方,就需要中郎將這樣的中層武官去帶兵集合。
李恪就是領的中等折衝府,翊衛府兵丁。
這就代表了李恪有調兵權,以及直接管轄的一千兵。
而李恪又是蜀王,除了皇帝,尉遲敬德和李神通這些大將軍都管不到他,那這一千兵隻會聽李恪一個人的。
這就是為什麼尉遲敬德和李神通,在得知李恪能帶兵的時候,特彆驚訝。
所以說,李恪剛剛打門外不讓李恪進門的禁衛軍是合理的,因為他是這些人的上官。
隻是李恪當時沒說,所以這些人會拔刀對著李恪,因為敢闖南衙門和打南衙門的兵都不是小事。
尉遲敬德和李神通眼裡,現在看李恪都有點複雜了,或者說胡思亂想。
這就是同一件事,卻給不同人帶去不同的看法,因為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內情。
李世民和李恪也不會說,因為他們這屬於把公家錢,轉手到私家錢袋,雖然大唐本來就是他們李家的。
但是好說不好聽,不符合朝廷宣揚的公是公,私是私。
尉遲敬德隻是片刻遲疑,就笑著對李恪說:
“哈哈哈,大侄子,快快,去我那裡坐!你們都看清楚了,以後誰敢再攔著蜀王殿下,砍了你們腦袋!”
李恪卻說:
“不急!尉遲伯伯,我還有點小事沒完成呢。”
“什麼事?”
“我都是中郎將了,沒自己的辦公房間嗎?”
“有有有!伯伯帶你去。”
“不行!我要自己去,我知道在哪裡?”
接著李恪就來到李神通的房間:
“這裡以後就是我的房間了。”
李神通反駁:
“從現在開始,是我的房間了!”
李神通說:
“你的房間在那裡。”
李神通指著不遠處的房間說,那裡本來也是上一任中郎將的房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