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人口極其龐大,甚至關中的兵馬也是最多。
為什麼李淵在隋末大亂,非要打到長安?
除了這裡是隋朝首都,政治意義重大,關中人口就是考慮之一。
因此,長安的商人也眾多,很難形成所謂的一家獨大。
尤其糧米,關中人口這麼多,需要從全國各地,耗費巨大人力運糧供養關中。
李世民之後的皇帝,時不時就要帶著人,到洛陽“就食”。
所以這裡聚集了天南海北的糧食商人。
比部司的貪官汙吏們,為了不被人察覺到大批量的糧食買賣。
采取了分散賣的方式。
想要回這些糧米,換成彆人肯定難如登天。
李恪了解完情況,就向李承乾求救。
李承乾腦瓜子轉的快,就讓李恪和當初的李淵一樣。
為什麼要自己出錢?不如直接讓商人們來賣,李恪收稅。
大唐是有商稅,隻不過算不上真正的商稅,該說是關稅。
比如,各地商人想來長安賣東西,過關卡的時候,就要根據貨物來交稅。
大唐東西城有個專門的大門進出商人馬車,這也是為什麼會有東西市,因為進嘛。
李承乾給李恪出的招,就是出租攤位,這些舉子全是人口,吃喝拉撒都是錢。
李恪發下去他做的三十套蜀王府紅白配飛魚服,讓這些人到處去發傳單。
都是什麼出租房屋,什麼攤位的。
不少舉子看到上麵寫的,四十文錢一天,紛紛前往長安南麵的營地。
一看都有點失望,因為李恪把原本的十人房屋用木板隔成了十人單間,還很窄。
隻有一張床和被子,和一張矮桌。
說實話,真的寒酸,確實勸退了不少的舉子。
但是,李恪裝修這個營地,就是給窮舉子住的,本身沒打算賺他們多少錢。
那麼,李恪自己肯定也不會投入多少錢進去。
富有富的過法,窮有窮的活法。
窮過的人都知道,對於窮人而言,能活下去都不容易了,誰還奢望過的多好?
三月二十五日
第一天雖然來的人多,但是住下的不多,因為大多是來看熱鬨,或者被寒酸又簡陋的房間勸退。
但是住下來的,可以肯定都是窮書生,長安城內,動不動就是上百文錢。
最便宜的還是蕭玄提供的民宿,也得一百文一天。
住的解決了,就是吃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