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房玄齡是要積攢聲望和資曆,不是積攢怨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凡事都有兩麵性,你如果隻看到不好的一麵,那你的能力有限。
如果你能看到好的一麵,那你不飛黃騰達,誰飛黃騰達。
房玄齡磨刀霍霍向京官,這就意味著京官的位置會空出來。
那肯定得有人坐,長安肯定不會再錄取新官員了,但不代表不用人了。
地方官們看到了希望。
誰不知道京官比地方官大一級。
交州都督遂安公李壽,希望能回到長安。
這個遂安公,在李世民登基前,叫李世壽,李世民登基後,為了避諱李世民的名字,把“世”字去掉了,改成李壽。
可是大唐還有個叫李壽的,就是李神通。
神通,是李神通的字,李神通本名就叫李壽。
兩個李壽雖然名字一樣,但是經曆天差地彆。
兩人都是從李淵起兵開始就跟著李淵打天下,但是李壽完全沒戰功。
李神通在長安響應,與史萬寶、裴積、柳崇禮等人起兵,並與平陽公主、何潘仁合兵一處,自稱關中道行軍總管。
李淵渡過黃河後,李神通隨同其平定長安,任職宗正卿,掌管宿衛兵馬。
李世壽完全是靠著關係,在軍中掛名而已。
李世壽能靠著關係,在軍裡掛名鍍金,完全是因為他和李淵祖上關係近。
李世壽祖上是北魏,定州刺史李乞豆。
李乞豆和李虎的弟弟,李虎是李淵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大柱國之一。
可以說,李家人祖上是闊過的,因為八大柱國裡另一個獨孤信,就是李淵的外祖父。
李世壽的親爹,還是隋朝的吉陽縣公李濟。
算算輩分,李世壽是李淵的侄子。
因為李濟在李淵起兵的時候,給了不少錢支持,就在李淵打下長安後,把李濟的功勞給了李世壽。
授左光祿大夫,又轉上柱國
一個是從二品的文散官,一個是正二品的勳。
都是榮譽稱號,算是給了李濟麵子,誰讓你兒子什麼都不乾的。
李淵打下長安後,並沒有馬上稱帝,是尊隋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改國號為義寧,隋朝第三位皇帝隋恭帝。
這位隋恭帝就當了一年皇帝,義寧元年十一月登基,到第二年五月。
李淵這麼做,就是為了繼承隋朝的政治遺產。
李淵覺得,隋朝之所以到今天的地步,就是因為沒有親戚幫忙,全是外人掌管權力。
所以,李淵從這一年開始,就到處找自己的同宗親戚,李世壽又被想起來了。
義寧二年,拜一府軍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