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這人善斷,就是能見機行事,當機立斷的人。
馬上對著五歲魏叔玉說:
“叔玉,哪裡都不去,你回去讓你娘親彆收拾了。”
魏叔玉睜著大眼睛看看杜如晦,又看看魏征,有些不知所措。
魏征看著孩子純真的麵龐,心中的猶豫愈發強烈。
杜如晦趁熱打鐵,繼續勸說道:
“魏兄,你想想,你一生奔波,為的不就是能有一個明主,實現自己的報國之誌嗎?
陛下雖有一時之怒,但他的雄才大略和對賢才的渴望,你是最清楚不過的。
如今你若就此離去,不僅前功儘棄,也會讓天下有識之士惋惜。”
魏征沉默良久,緩緩說道:
“可我已遞了辭呈,陛下也準了,如今又當如何?”
杜如晦微微一笑,說道:
“魏兄,隻要你有心留下,此事尚有轉圜之地。
陛下氣消之後,定會後悔自己的決定。
我們可先靜觀其變,等時機合適,再向陛下表明你的忠心和悔意。”
魏征心中仍有顧慮,說道:
“我以往在朝堂上得罪不少人,若我留下,他們會不會趁機報複?”
杜如晦正色道:
“魏兄不必擔憂,陛下聖明,豈會任由他人報複忠良?
且有我等在朝中,定會護你周全。”
此時,魏征的妻子也走了過來,聽到了杜如晦的話。
她看著魏征,說道:
“夫君,杜大人所言有理。
你一生為了天下蒼生,如今怎能因一時之氣而放棄?
我們一家人也不想離開這裡,回到老家過那清苦的日子。”
魏征看著妻子和孩子,又看看杜如晦,心中漸漸堅定起來。
他長歎一聲,說道:
“也罷,那就暫且留下,看看局勢如何發展。”
杜如晦見魏征改變了主意,心中大喜,說道:
“魏兄放心,我定會與溫大人一起,儘快促成陛下與你和解。”
於是,魏征一家取消了回鄉的計劃,等待著局勢的變化。
而杜如晦也立刻去找溫彥博,商量下一步的行動。
杜如晦是真的替李世民著急,這麼好的賢才走了,是陛下的損失啊。
近臣就是這樣,總是能皇帝考慮皇帝想不到的地方。
也真是杜如晦和房玄齡這樣,替李世民挽回很多次損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