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白二虎與李正榮二人,本欲率軍前行,卻未曾想竟迎麵碰上了陶茂陵所率之部眾。
這白二虎此前曆經數場激戰,已然元氣大損,其麾下原本堪稱精銳之士如今也所剩無幾,十人中難存其一。
戰兵數量嚴重不足,如此情形之下,他也隻得屈居輔助之位,一旦戰況稍顯不利,便需即刻覓路逃命。
然而這李正榮卻是甘明軍的主帥,此人尚未曾與清軍有過交手經曆,故而年輕氣盛、意氣風發。
此番遭遇敵軍,他自是毫不畏懼,當仁不讓地自薦充當先鋒主力,率領部下率先向敵人發動了猛烈的攻擊。
陶茂陵眼見甘明軍來勢洶洶、敵勢浩大,心中不禁一驚。
他深知此時若與之正麵硬拚絕非上策,於是當機立斷下令緊閉營門,並迅速組織士兵用火槍火炮隔著壕溝與對方展開對射,堅決避免與敵軍直接交鋒。
同時,他還趕忙派遣使者快馬加鞭前往中衛,向駐守於此的楚軍武威營道員周蘭亭緊急求援。
明教軍這邊,攻勢如潮水般洶湧不絕,他們接連兩日不斷地發起衝鋒,但每一次都被陶茂陵指揮有方的守軍成功擊退。
不僅如此,在這激烈的交戰過程中,明教軍自身反倒遭受了慘重的傷亡。
就在局勢陷入膠著之時,周蘭亭終於收到了陶茂陵的求救信。
得知前方戰況危急,他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率領本部兵馬一路疾馳而來,火速增援。
待抵達戰場後,周蘭亭看準時機,果斷地從明教軍的後方突然發起襲擊。
與此同時,陶茂陵亦瞅準機會大開營門,率領一眾將士如猛虎下山般呼嘯而出。一時間,明教軍腹背受敵,陷入了極為被動的局麵。
最終,經過一番慘烈廝殺,白二虎與李正榮二人難以抵擋敵方的淩厲攻勢,無奈落敗,隻得率領殘兵敗將再度狼狽逃回預望城。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總兵簡敬臨和黃鼎終於抵達了戰火紛飛的戰場。
隻見硝煙彌漫,喊殺聲震耳欲聾。
緊接著,清軍如猛虎下山一般,分四路對明教軍展開了窮追猛打。
其中,陶茂陵率領著一隊精兵,神不知鬼不覺地從黃茅嶺迂回到了敵人的後方;而簡敬臨則指揮大軍從敵軍的左側發起了猛烈攻擊;與此同時,黃鼎毫不畏懼地帶領部隊從正麵向明教軍迎麵衝去;最後,周蘭亭也不甘示弱,率領部下從右翼迅速包抄過來。
諸位將領在敵陣中猶如蛟龍出海,左衝右突,奮勇殺敵。一時間,刀光劍影交錯,鮮血四濺。
然而,麵對清軍如此淩厲的攻勢,明教軍卻顯得束手無策,毫無還手之力,隻得丟盔棄甲,四散奔逃。
令人痛心的是,在那支秦明教軍隊伍裡,還有許多老弱婦孺。
他們好不容易才從董誌塬那個如同人間煉獄般的地方逃脫出來,本以為能夠過上幾天安穩日子,可未曾想還未來得及喘口氣、安頓下來,就又被卷入到這場殘酷的戰爭當中。
更為糟糕的是,所有的馬匹都被明教士兵騎走了,這些婦孺們無奈之下,隻能相互攙扶著,艱難地前行。
她們有的懷抱年幼的孩子,有的攙扶著年邁的老人,一路上跌跌撞撞,狼狽不堪。
隻要稍微跑得慢一些,一旦被凶狠的清軍追上,等待她們的就是無情的殺戮。
清軍士兵根本不會區分誰是無辜之人,誰是戰鬥人員,往往是手起刀落,不問青紅皂白便朝著這些可憐人的頭上砍去。
刹那間,一顆顆頭顱滾落於地,一具具身軀轟然倒下,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整個場麵慘不忍睹,讓人不寒而栗。
隨著清軍戰勝白二虎等人,黃鼎,周蘭亭,陶茂陵等人繼續追殺白二虎殘部。
而總兵簡敬臨率部三千前往平川抵擋新來的部隊。
且說赫蓮兒一路向北行軍,來到預望堡附近。
忽然有士兵來報:“赫將軍,前方發現清軍在平川列陣,好像是在防備咱的兵馬呢!”
赫蓮兒一聽,樂了:“哈哈,這都啥年代了,還有人玩排隊槍斃那一套啊!”
“各炮兵連,給本將軍狠狠地轟,讓清軍見識見識啥叫火力覆蓋!”
“騎兵團,準備隨本將軍衝鋒!”
騎兵團團長李虎趕忙道:“師長,使不得啊,有末將衝鋒就夠啦!”
赫蓮兒一扭頭,嗔道:“咋滴,你覺得本將軍的武力不如你?等會兒咱比比看誰殺的敵人多!”
李虎那叫一個無奈啊!
“師長,我真沒那個意思……”
“那你啥意思?”
“得,當我沒說!”李虎立馬閉嘴了,跟女人講道理,那不是自討苦吃嘛!
唉,還是不說了,說了也白說!
簡敬臨,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在這一天迎來了他軍事生涯中最為嚴峻的挑戰。
他站在高地上,目光掃過他精心布置的陣型,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自豪。
他的軍隊,如同鐵壁一般,靜靜地等待著敵人的到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