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煙嫋孤碧,
雲縷菲數千,
悠然淩空去,
縹緲隨風還。
宋代詩人陳去非的《焚香》,很符合當下班芙花園剩下的三位女性的心情。
梅姐最近有些失眠,練瑜伽的一個朋友要給她做香道表演。
她們選擇了另外一間茶室。聞香、品香,以香悟道。
中午,家裡的保姆過來送餐,做的是時下流行的減脂餐:
將胡蘿卜絲、黃瓜絲、雞蛋碎和蝦仁一起用餃子皮包的蒸菜。
幾位女士喝著酸奶,吃著減脂餐。
飯後做了簡單活動,在客房小憩,沐浴後,開始焚香。
不同於年輕女孩子休閒的明媚張揚,幾位中年女士更注重養生養心。
香道,是一種古老而神秘的藝術,通過燃燒香料,釋放出獨特的香氣,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
茶室的房間裡,三人換上了輕薄飄飄的紗料白衣,頭發帶著紅藍黃的發帶。
香道師朋友坐在桌前,專注地進行著香道表演。
隻見她先將香爐中的香灰鋪平,然後用小勺將香料放入香爐中。
香料在香爐中燃燒,散發出縷縷青煙,彌漫在整個房間裡。
隨著香料的燃燒,房間裡的香氣越來越濃鬱,那種古老的,不同於香水的熏香,令人安寧。
她又手持香爐,輕輕地晃動著,讓香氣更加均勻地散發出來,動作優雅而嫻熟,儀式感滿滿。
在她的引導下,梅姐深呼吸,輕吹氣,感受著香氣帶來的寧靜和放鬆。
香道師朋友說:“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香道是一種難得的寧靜和放鬆方式。它讓人們遠離城市的喧囂和繁忙,回歸到內心的平靜和安寧。通過香道,人們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秘,也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梅姐緩緩閉上眼睛,她有些心不靜,最近,三婚丈夫的出軌,令她身心俱疲。
從小到大,她是傲嬌的女子。
好的家世,好的工作,聰明的大腦,滿腹的才氣,賺錢的能力,都抵不過一副好皮囊?
她真的不服氣。
第一任丈夫是高中同學,那個年代,自己穿衣打扮絕對脫俗,都是女孩子長不開的歲月,服裝可以加持。
那個時候沒有校服的說法,她的突出,在於服飾的得體和美好。
第一任長得並不高大,但是帥氣,是很多女孩子心中的白馬,還曾經有個留級的女孩子早熟,因為喜歡他,約他見麵,他沒去,而癲癇發作。
少男少女的心事啊,那個年代,還是比較保守些的。
後來,第一任考上軍校,她考上一家如今的985大學,兩人異地,也沒阻斷彼此思念,直至第一任畢業,後來轉到地方,兩人結婚,再至生子,然後第一任出軌,再然後離婚。
兒子現在國外,與他們互動很少。
第二任,沒領證,是譚明加,他們在一個聯誼會上認識了,他比她小幾歲,那時都30多的年齡,他追她,她給他投資了兩個酒吧,加上他自己一開始經營的藍咖,令他身家大增,沒想到他喜歡賭,一賭起來六親不認,雖說當時沒什麼問題,她受不了。
後來分手,他也賭輸一個酒吧,自己幫他投資的200萬元資金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