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豐也想到了接了金安集團單子的事情。
話說在那個看似平常的日子裡,張豐像往常一樣奔波在送餐的路上。
這一天,他接到的訂單目的地是金安集團。
外賣是以單計,不是以量計。
他也怕遇到熟悉的人,怕給妻子丟臉。
想轉單,沒轉出去。
張豐望著那氣派的大樓,心裡抱著一種僥幸的想法,覺得哪會有那麼巧的事情呢。
畢竟這座城市這麼大,遇到熟人的概率就跟中彩票差不多。
沒想到,隻是下樓一個不認識的小姑娘取餐。
他沒辦法,才跟上去的。
他跟著小姑娘在樓層的走廊裡七拐八拐,最後竟然來到了一間正在開會的會議室門口。
更沒想到的是,是梁西斌主持的會議。
職場在崗多年,見過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張豐也算是個見多識廣的主兒。
雖然突然看到梁西斌讓他心裡微微一震,但他並沒有慌亂。他戴著口罩呢。
他告訴自己要保持冷靜,不動聲色地等小姑娘處理好事情後,便迅速離開了。
彆看張豐年近50歲了,在某團當送餐員這個群體裡,他還算是年富力壯的。
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吃不了外賣這份苦,畢竟需要每天風裡來雨裡去,要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穿梭,按時將餐送到顧客手中。
再者,如果有其他相對輕鬆、穩定的工作機會,又有誰願意選擇吃這份苦呢?
張豐卻有著超乎常人的耐力和毅力。他每天早起晚睡,就為了多送幾單餐。
在某團的大家庭裡,他用自己的汗水換取生活的回報。
多年的運動,讓他的身體得到了充分的鍛煉,體質不錯。
爬樓梯對他來說就像家常便飯,都能健步如飛;
搬重物對他來說也不在話下,那些沉甸甸的外賣物品,在他手中仿佛沒有了重量。
而且,多年的頸椎病,也一點點也好了。
其實,他去某團站點應聘時,是被拒絕的。
人家一看,就覺得他是書生,彙報了店長。
店長更覺得他文質彬彬的,不太適合這份高強度的體力工作。
張豐自然不會說出自己的真實遭遇,他曾經做生意賠了錢,無奈之下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崗位。
這些事情,他覺得難以啟齒,也不想讓彆人了解自己。
所以,當被問到離職原因時,他隻是輕描淡寫地說單位效益不好。
他更不會提及自己的孩子在國外讀書,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就這樣,店長看著他不容易,知道他是披著文化衫的孔乙己,勉強讓他一試,沒想到,他的行為,真香。
張豐就像一匹隱藏在民間的千裡馬,很快就展現出了自己的實力。
他對路線的熟悉程度超乎想象,憑借著多年在這座城市生活的經驗,他總能找到最快捷的送餐路線,大大提高了送餐效率。
而且,他對待每一位顧客都十分熱情、周到,總是帶著微笑將餐食送到顧客手中,贏得了顧客們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