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酉時。
除夕夜宴,百官齊聚。
魏頤坐在主位,階下兩側文武百官按官階高低分席而坐。
魏頤是謀反打下來的天下,朝中多數要職都已更換為他的親信,文官之首的丞相,是曾經鎮北王身邊最信任的幕僚,幫他謀得天下。
而武將之首,則是與鎮北王一同鎮守北境的手下大將。
可以說沒有這二人,天下不會輕易換主。
隻可惜,鎮北王籌謀半生,卻在距離皇位一步之遙時被先帝暗害,死在了他最憎恨的皇兄身邊。
魏頤望著階下乏味的歌舞,手搭在龍椅上,指尖沒有規律的點動,眉宇間有一絲不易察覺的不耐。
“還有多久結束?”魏頤冷著臉問身邊的趙全。
“陛下,這才剛剛開始啊,且得個把時辰呢!”趙公公嚇得冷汗都出來了。
年宴是一年到頭極為重要的場合,幾乎所有的皇親貴胄都到了場,若此時皇帝貿然離席,還不知要惹出多少的流言蜚語,到時鬨得朝野動蕩,他這個內宮總管可就要做到頭了。
魏頤眉頭蹙起,臉色微沉,眉宇間的煩躁被強行壓製住,他拿起酒杯一飲而下,辛辣的酒液入喉,他的麵色才好看了點。
“去看看盛昭寧在乾什麼。”他放下酒杯,吩咐道。
趙公公忙不迭的答應下來。
他轉頭讓慶安回了長華殿,自己則在心裡合起了雙掌,暗自祈禱這兩尊神仙一定要相安無事,千萬彆在這時候生出是非來!
魏頤靠在椅背上,瞧著慶安遠去的身影,不知為何,心中總有些莫名的煩亂與不安。
所幸慶安回來的很快,他把消息傳遞給趙全,趙全三兩步上了台階,走到魏頤身邊,壓低了聲音道:“盛姑娘在窗前看書呢,桃蕊在她身邊。”
錦禾走後,從十二監撥過去的桃蕊和丹青二人便順理成章的留在她身邊貼身侍候。
這兩人都是趙全從十二監裡精挑細選出來的,辦事周到細心,留在她身邊,更像一種是監視,盛昭寧有任何的消息,自然會第一時間報給魏頤。
魏頤聞言,緊皺的眉頭這才有了片刻舒展。
身側,敖淳端著酒杯,卻並未站起,隻是含著意味不明的笑,推手敬道:“陛下,如今天下大定,四海升平,當初兄弟們四處征戰,流血無數,為的不過就是今天啊。”
魏頤的目光懶懶掃了下去,並未開口。
坐在敖淳對麵的人率先站了起來,端起酒杯道:“敖大將軍手握重兵,戰功赫赫,自然是我大魏的股肱之臣。但戰亂之下,民生困苦,如今四海升平,朝野歡頌,還是陛下一片仁心之果。”
敖淳眯了眯眼,出言諷道:“丞相大人說的是,隻不過我騎著戰馬,流乾了血打天下時,不知丞相大人身在何處啊?”
周圍的目光紛紛凝望過來,原本喧囂的大殿也忽然變得安靜。
蔡舟淡笑應答,“安置流民,平息災亂。”
敖淳神色一冷,目光危險。
他用兵講究一個“狠”字,不論死傷,不計後果,致使無辜百姓死傷無數,在民間的名聲極差。
幸而有蔡舟在後安撫流民,穩定民心,這才使他沒有後顧之憂,專心衝鋒在前。
敖淳此人自命甚高,手段陰險,一向看不起文官,認為靠自己一身血肉拚出來的才是實打實的功名,憑什麼要和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迂腐書生平起平坐。
可他又不得不承認,蔡舟的確有能力有手段,謀定天下之功,不比他打天下的功勞要小。
他對他是有幾分敬佩,可魏頤呢?親爹死後,平白撿來的皇位,有什麼資格當這天下之主。
喜歡折玉骨請大家收藏:折玉骨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