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驍喃喃道:“或許我們當從禹璃的身世入手查。”
禹璃夫人的身世可謂是大晉第一奇事。
她是先帝四十五歲那年去泰山封禪返回長安的路上,途徑河南時,於一小村落偶遇,獲寵入宮。
先帝及其東巡大部不過是在村落歇腳,忽有官員來報,說閒遊期間,聽聞此村有一傾國傾城的美人。
不但生得貌美,還異於常人,其雙親欲獻予先帝。
先帝對各類奇聞早就見怪不怪,但聽說有美人,還是決定召見。
這位美人便是時年十七歲的禹璃夫人,先帝見了她,感慨道果真是位舉世無雙的美人,問她何處異於常人。
禹璃夫人哭哭啼啼道來,先說她出生時雙手抱一塊琉璃而生,琉璃上還刻有“應天授命”四個字。
甚至在她及笄後,常常有炎龍入夢,她在夢中甚至與龍相交生下一子。
每每醒來,她都被夢中事驚嚇不已,讀不懂周公之意,隻能聯想到出生時帶來的那塊琉璃。奈何雙親都是山中村民,不知這四個字是何含義,沒過多久就將她許給了同村的一位男子。
禹璃與那男子成親當夜,那男子便心悸而亡;短暫守寡後,她的雙親又給她許了隔壁村另一戶人家,結果第二任夫婿同樣在新婚夜離奇死亡;後來她嫁了第三任丈夫,終於是河南當地一個有頭有臉的官員,可同樣沒能擺脫悲劇。
在大晉,禹璃這樣命格的女子可是高門求之不得的,有句俗語,叫有福之女不入無福之家。
可就連堂堂官員都承受不住她的命格,普天之下還能有誰受得住?
先帝大笑,將禹璃抱入懷中,打趣她要看她那塊琉璃。
禹璃拿出琉璃,隻見上麵四個字居然是與傳國玉璽一樣的蟲鳥篆。
帝大喜不已,連道上天乃是令此女為朕守身,朕才能壓得住她的命格,當場臨幸了她,把她帶回長安。
她本無一得體名姓,自稱是大禹後人,故先帝給她以禹璃二字作為封號,賜居含章殿。
自那之後,民間許多女子紛紛效仿她,都望獲得貴人垂憐,以飛上枝頭變鳳凰。
可這件事在權貴之間,甚至在先帝自己心中都心知肚明,哪裡來這麼多奇人奇事?
從古至今凡有心成大事者,皆會結合鬼神之說杜撰譬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譬如陳勝吳廣的“大楚興陳勝王”的說辭,做這些不過是為了謀個祥瑞之兆,收攏人心,利於治民罷了。
禹璃背後定是有高人指點,否則怎會這般巧合地出現在先帝眼前。
隻不過她貌美貼心,先帝看破不戳破。
若她真是什麼祥瑞之女、有福之女,先帝怎可能在臨死前一道聖旨將她也帶走。
真正值得細究的,是她背後的高人,衛家之事,衛後之死,與那人脫不了乾係。
淩央無力笑道:“可是小舅舅,若當真查出來又有何用?萬一那人也死了呢?”
而且衛家之仇罪魁禍首就是先帝,其他人有再大的能耐,不過都是棋盤上的一枚棋。
衛驍冷笑:“就算要窮儘我的一生去查,我也要查出來,那人死了又能如何?”
淩央:“舅舅是想效仿伍子胥鞭屍楚平王。”
衛驍:“不僅要鞭屍,我還要將他全家殺絕,挫骨揚灰,方能解我心頭之恨。文玉,你若沒有忘記衛家之仇,就該與我一起。”
淩央皺眉:“可是舅舅,你也清楚,真正置衛家於死地之人已經死了。殺一枚棋子,毫無意義。”
衛驍動怒,但為免霍晚絳和阮娘聽到,他壓低聲音,幾乎每個字都是從牙縫中狠狠擠出:
“如何沒意義?若是連仇恨都無法支撐我活著,我真不知餘生該如何熬過。我每一次閉上眼,眼前都是衛家,都是阿姊,他們在地下過得好苦、好冷。文玉,這樣的感受你是明白的,難道你現在要因為與霍女郎生了情愫,便決意放下這一切傷痛?”
淩央見衛驍這幅模樣,隻覺得痛入心脾:
“我放不下,小舅舅,我也放不下。隻是你才二十歲,你這麼年輕,我不希望你的一生都消耗在仇恨之中。拿你最好的人生去做一件遙不可及的事,去白白蹉跎,我不忍,我相信大舅舅和母後也不忍心。”
衛驍這才冷靜下來,緩緩開口道:“何為蹉跎,何為浪費?皆是世人一廂情願的定義罷了,隻要有自己想去做的事,便不算空耗。”
“文玉,我給你時間考慮清楚,若是你決定與我一起走上這條路,現在就能行動。”
淩央愣了:“就憑我們兩個嗎?就憑我這樣一副幾近全廢之身?”
衛驍環顧一番,湊近他,終於說出此番真正來意:
“怎會?你動動腦,若我沒點真本事,怎可能平安無事跟著你們到嶺南?怎可能有令牌假冒郡內官吏騙過守衛?你又以為,梧州那個收了催雪的黑心當鋪,豈是賣幾塊狐皮就能打發的?”
淩央險些坐不住,如夢初覺睜大了眼:“小舅舅是何意,難道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