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號戰爭ai的吩咐,二十七艘戰艦的艦載ai開始操作戰艦脫離艦隊,朝著星係內部飛去。
在二十七艘戰艦離開後,一號的機械音在剩餘戰艦的內部響起:“根據主腦指令……艦隊分散釋放探測型無人機對小行星帶進行探索……”
各個艦載ai在接收到指令以後,開始朝著四麵八方飛去,這些飛船和戰艦在飛行一段距離之後,就會打開腹部的艙門,釋放出密密麻麻的探測器無人機。
這些探測型無人機在飛出飛船後,就會朝著最近的隕石飛去,它們飛到隕石附近後,就會以十幾或者數十架的數量,圍著或大或小的隕石進行地毯式的掃描。
它們會把掃描到各項數據發給艦載ai,由艦載ai負責整理和分析,然後再發送給一號。
隨著一百多艘飛船釋放出無數的探測型無人機,一時間,整個小行星帶內充滿了繁忙的景象。
無數的探測器無人機穿梭於隕石之間,形成了一幅壯觀的畫麵。每一艘飛船都像是一個忙碌的蜜蜂巢,不斷地釋放著無人機,而這些無人機則像勤勞的工蜂一樣,在廣闊的小行星帶上辛勤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各種信息源源不斷地彙聚到一號那裡,經過它的分析和處理,逐漸勾勒出了小行星帶的詳細情況。
這不僅有助於它更好地了解這片區域,還能幫助君逸找到更多的資源和潛在威脅。
與此同時,二十七艘戰艦在穿越小行星帶之後也開始分組,每一組都有特定的目標星球或衛星。這些戰艦宛如一支支利箭,朝著各自的目的地飛馳而去。
當它們抵達衛星時,便會釋放出一批探測型無人機。這些小巧玲瓏的機器將對衛星進行全方位的掃描和監測,收集各種有用的信息。
而對於那些星球,戰艦則會派遣運輸無人機搭載各類專業機器人進行深入探索。這些機器人具備各種功能,如地質勘探、氣象觀測等,以獲取更詳儘的星球資料。
比一號先到的一百顆探測器在它到達之後,也立刻朝太空船塢這邊飛來。它們到這裡主要是進行必要的維修和燃料加注,以確保後續任務的順利進行。
完成維護後,它們將再次踏上征途,與更多的探測器一同飛向附近四至五光年範圍內的太空。在那裡,它們將化身為哨兵,密切關注著這片廣袤太空中的一舉一動。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號收到的探測器數據越來越多。它猶如一台高效的數據分析引擎,迅速地整理和分析這些數據,並將其整理成一份份詳細的報告。
隨後,它毫不猶豫地將這些珍貴的數據一股腦兒地發送給了還在路上的主力艦隊。
當君逸在旗艦內收到一號發的來數據之後他開始仔細的觀看起來,同時他對巨蟹座55恒星係有了更為細致的了解。
巨蟹座55恒星係是一對位於巨蟹座的雙星係統,距離地球約41光年。其係統成員主要包括兩顆恒星以及圍繞主星巨蟹座55a的5顆行星以及三顆衛星(衛星是瞎編的!)
首先在兩顆恒星方麵分彆是巨蟹座55a和55b,55a是一顆與太陽類似的黃矮星,半徑和質量比太陽略小,光度也比太陽低,表麵活動較少,偶爾會在色球層噴出一些閃焰。
它富含比氦重的元素,金屬量高達太陽的186,年齡大約為55億歲,看到這裡的時候君逸自言自語道:“這麼多的金屬,要是能用來製造各種的設備和飛船該多好啊!”
“可惜!我現在的科技根本做不到啊!在恒星內采集資源和找死沒什麼區彆……”
說完之後他放棄了這個誘人的想法,他現在做不到,以後說不準他就能做的到!
巨蟹座55b是一顆紅矮星,距離主星巨蟹座55a有1065天文單位,質量和半徑都比太陽小得多。
其次在五顆行星方麵分彆是巨蟹座55ab它的公轉周期147天,質量至少有木星質量的78,是一顆氣態行星。
巨蟹座55c,他的質量隻有土星的一半,也是一顆氣態行星。
巨蟹座55d,質量有木星的4倍之多,它是一顆超級木星,其軌道周期約為153年,軌道半長軸約為5957天文單位。公轉周期約45174天。
它有兩顆衛星,分彆距離它三百七十多萬公裡和五百二十八萬公裡,這兩顆衛星的長度分彆是三千七百公裡和五千八多公裡。
巨蟹座55e,是離巨蟹座55a最近的行星,公轉周期隻有28天,質量約為1421±291個地球質量,是一顆較大的類地行星。
由於巨蟹座55e距離母恒星很近,它被潮汐鎖定,其朝向恒星的一麵永遠處於光照之中,溫度高達約2300度以上。
如此高的溫度使得行星表麵的物質處於極端的熱環境下,岩石等物質會被加熱到接近熔融的狀態,類似於地球上的岩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