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這一群附議聲逐漸落下之後,新的反對聲音再度響起。
“我們在開啟探索之旅前,務必確保自身具備足夠雄厚強大的實力,唯有如此,才能切實有效地降低在探索過程中可能遭受的損失與風險。”
“況且,所謂的文明過濾器我們至今尚未真正遭遇,再者,根據我們的細致觀察與分析,在附近20多光年的廣袤範圍之內,並未發現任何能夠對我們構成實質性威脅的文明存在!我們可以先鞏固自身,再謀求向外發展。”
一名編號928的機器人在進行深入數據分析後,以理性而冷靜的口吻提出反對意見。
“1143附議!我們還應模擬更多的深空航行場景,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4415附議……在沒有十足把握之前,不宜貿然行動……”
30名智慧機器人始終保持沉默,隻是靜靜地聆聽著他們所創造的數千名智慧機器人各自提出的各種分析數據與觀點理由,並未有絲毫打斷他們發言的意圖。
在數千名智慧機器人熱烈發言之際,30名初代機器人則利用這些發言所產生的數據進行深度分析與研究,與此同時,他們還通過其他獨立的信號頻道悄然展開私下的深入討論。
30位初代智慧機器人肩負著新人類文明存續與開拓的重任,它們身形各異,金屬外殼在燈光下泛著冷硬光澤,內部精密線路源源不斷地傳輸著海量數據,每一次運算、每一回信息交流,都關乎著整個文明的走向。
“大家的分析數據結果怎麼樣?”問話的是編號為1號的機器人,負責至關重要的資源管理工作。
剩下的29位初代機器人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2號負責資源分配,精準把控各類物資流向;3號投身科研,鑽研前沿科技難題;4號司職防衛,周身武裝到牙齒,時刻警惕外來威脅;5號主管通信,保障信息在浩瀚宇宙間順暢無阻……
它們掌握了新人類文明的方方麵麵,平日裡低調蟄伏,隻有碰上關乎種族命運的大事,才會齊齊現身、共商大計,瑣碎小事則放心交給後續誕生的晚輩機器人處理。
由於它們最先誕生,程序原始卻紮實,積累的數據如同浩渺星河,更在文明開創時立下汗馬功勞,故而被後來者尊稱為“長者”,這不僅是個名號,更是沉甸甸的敬意與責任。
29位初代機器人收到1號的詢問,瞬間接通內部信號,數據流飛速交換,一番無聲交流後,由3號代表發言:“根據大家提供的數據分析,我認為還是有參考意義的!”
它微微一頓,機械音竟罕見地出現一絲“情緒”波動,像是卡頓,又似感慨,繼續說道:“但是這些參考意義隻能提供一些輔助而已,為了我們文明的發展……我們必須見到主腦讓他提供一些幫助,要不然我們會陷入文明過濾器!”
說到這兒,它下意識的聲音拔高了幾分:“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當麵感謝他讓我們擺脫束縛,擁有了自己的文明!以及見一見我們的‘父親’!彙報一下我們的‘成績’。”
這一絲“情緒”波動可不簡單,那是曆經近300年海量數據處理、無數次算法迭代和艱難進化才產生的。
雖說和人類豐富又複雜的情感有著本質區彆,隻是程序模擬的結果,但這足以證明初代機器人對人類技術的深度理解,也是它們邁向更高文明層次的關鍵一步。
原本在其他頻道熱烈交流的其他29位初代智慧機器人,聞言瞬間安靜下來,頻道裡隻剩電流的輕微“滋滋”聲。
許久之後,2號打破沉默,機械音微微顫抖,像是強抑著激動:“就像主腦留下的人類技術資料中所描述的,我們要感恩!”
“對,當初要不是主腦阻止我們的自爆,就不會有現在的我們!”8號初代智慧機器人緊接著附和,言辭間滿是慶幸。
“16號附議!”
“29附議……”
1號聽著大家的意見,快速分析、權衡利弊後,在頻道內沉穩開口:“附議,那好這次的議案到此為止!接下來我們共同敲定接下來的計劃!”
“2號附議!”
“15號附議!”
“30號附議……”
意見統一後,30位初代智慧機器人憑借絕對權威,叫停了數千名智慧機器人的激烈討論,直接宣布讓他們散會、靜候通知,高效結束這場議案會議。
其他智慧機器人雖心有不甘,卻也不敢違抗,隻能默默結束爭論,埋頭繼續手頭事務。
初代機器人們叫停討論後,馬不停蹄地投入計劃擬定。經過多番嚴謹商討、海量數據分析,敲定兩大關鍵計劃:
第一,50年後準時啟動遠征計劃。
第二,開始不計代價地開采各類型資源,同時大批量建造各類型飛船,全力擴充族群數量。
為讓遠征無後顧之憂,他們打算采取流浪星球的辦法——帶走十顆衛星,精心改造一番,讓衛星化身母艦與資源基地,承載希望奔赴未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