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張部長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辦公室,熟練地開啟電腦,開始處理一夜間積累的郵件。
他快速地掃過幾封常規公事的郵件,突然,一封標題為《建築學概論》電影劇本的郵件映入眼簾。發件人是盛宇。
“這小子又有什麼新花樣?”張部長心裡嘀咕著,帶著幾分好奇點擊了郵件附件。
隨著文檔的打開,他迅速瀏覽了劇本的開頭。
一行行文字帶著一種微妙的情感,不是那種直白的煽情,而是一種對過去的追憶和對人生的反思。
建築作為感情的象征貫穿始終,既有浪漫的氣息,又有些許現實的辛酸。
“嗯,有點意思啊。”張部長輕聲自語,心中生出了一絲興趣。
雖然劇本還沒有深入,但從開頭的節奏和構思來看,的確有吸引人的潛力。
這個故事如果拍得好,不僅能抓住年輕觀眾,也能引發更多年長觀眾的共鳴。
他坐直了身子,稍作思考後,決定把這個劇本拿出來討論一下。
他快速地在鍵盤上敲下幾行字,發了一封部門會議的通知。
“全體人員,十點鐘會議室,討論新電影劇本。”
不到一小時,會議室的椅子已經坐滿了人。
張部長站在白板前,清了清嗓子,打開了話題:“今天我們要討論一部叫《建築學概論》的劇本。
咳咳,是音樂製作部崔部長寫的。我剛看了一部分,感覺挺有新意。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影視部的人都有點驚訝,這音樂製作部寫的劇本。還過會了。
張部長簡略地講述了劇本的設定,主要圍繞一個關於初戀的故事展開,借用建築學的隱喻來展現感情的變化與人生的轉折。
“我覺得這部劇本有可能觸及到觀眾內心深處的東西。”張部長環顧眾人,“但大家也知道,我們得看它是不是適合市場,能不能做到既有深度,又能商業化。你們怎麼看?”
會議室裡逐漸響起了討論的聲音,有人點頭稱讚故事的新穎,也有人表示擔憂市場反響。張部長靜靜聽著,心裡已有了自己的想法。
轉天,盛宇懷著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來到了首都的那個熟悉的錄影棚。
一踏入現場,映入眼簾的便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拍攝組的人多得仿佛要把整個空間填滿。
盛宇一看人好多啊,隨即果斷決定訂餐車和咖啡車來現場,犒勞一下辛苦忙碌的工作人員們。
v拍攝現場,強烈的燈光刺得人眼睛都有些睜不開,各種設備發出輕微的嗡嗡聲,有條不紊地運作著。
導演薑成勳正扯著嗓子指揮工作人員調整攝像機角度。
五個女孩早已換上了絢麗的舞台服裝,正忙著做最後的妝發調整。
她們時而互相打量,時而小聲交流幾句,現場氣氛緊張而又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