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第一天逛超市時突然想起和阿意去年一起買東西去他家的那個場景。他淩晨時看到了我的朋友圈給我發了一句:元旦快樂。
我當時沒有回。
人這一生很多記憶是會讓人過後想起有所感觸的。他愛他的母親,愛他的家人,會記得買好吃的榴蓮回去,會記得我愛吃的菜,給我做。
那是最貼近家的感覺吧。如果不考慮必須要結婚生子的話。
經過了那次沉浸式體驗假裝愛一個人去見他的家長,以及後來鬨出那麼多不愉快。我後來就不再想通過這種方式去做事了,太殘忍了,這一切都是假的,對他家人,對我來說,都太殘忍。
我不是一個好的演員,總是演不好戲,也無法真正從劇情中走出。無法避免一邊討好,一旦出事又對對方無限指責的相處模式。
我應該要成長的起來的,隻是時常控製不住自己。
我太理解幸福者退讓原則了。
就好像我雖然很感恩我的朋友幫了我很多忙。但是當他在一個連生存都很為難的人麵前天天說他的對象對他有多好多好,他想買1000多塊錢的羽絨服,他對象就馬上轉給了他錢或者他對象會給他買很貴的好大幾百塊錢的禮物。我之前還會附和著問到,哎呀,這個是不是你對象買的呀?但是後麵我連這樣的敷衍都不想做了。因為我太難受了,這種對比太強烈了。他越是說越是加重了我的痛苦。
所以我實在不太理解,為什麼非要有這種炫耀?哪怕你不跟我說,也要好得多。我也理解了,為什麼說不要跟經常生病的人走得太近。因為他的能量真的太低了,他看不得你任何的好。他會不斷想要從你身上吸取能量。
我原本是非常盼望她幸福的,我也在不斷的想要強調我是盼望她幸福的,但我又無法做到直麵她的幸福。可能是她的幸福對我來說過於殘忍。所以她再說起,她的對象對她有多好多好時,我第一想到的就是趕緊逃掉。
今天還是忍不住問了同事阿麗,家人有沒有催婚?她說有,但是大家都覺得她應該要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但是又沒有門當戶對的朋友可以推薦,她自己也並不著急。並不覺得一定要結婚,一定要生孩子。反而是一切順其自然的心態。
我覺得她心態挺好的。她說會覺得彆人家小孩很可愛,但隻是覺得好玩,而不想要自己的孩子,因為責任太重了。
她說唯一不好的可能就是太無聊了。找不到人可以一起玩。
她認為好的感情可能兩個人奮鬥大有增益,但也可能不好。養兒防老也可能並不儘如人意。
我問她:會不會羨慕彆人都結婚有孩子了?她說,也還好,隻是偶爾會這樣想,但大多數時間都能自洽。
我喜歡那種白天能看到陽光的冬天。就總覺得在陽光的加持下沒那麼寒冷了。而且有陽光的天氣,總覺得心情會好一些,病情也會好一些。
冬天乾眼症犯的頻率出現升高,愈演愈烈。角膜損傷也是。
世間的很多事像被命運命中的一顆子彈,多年之後會直達眉心。
就像高考結束時,我不理解爺爺說的為什麼離婚就妻離子散了,直到若乾年之後母親再婚把繼子當做自己真正的孩子。把我當做一個連累他的附屬品。
我們能影響到的隻有我們在世時的這一批人。
喜歡出演請大家收藏:()出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