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真核整合與王座計劃_從廢材到世界第一,隻靠一個技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60章 真核整合與王座計劃(1 / 2)

阿布的真核整合,看起來比幾分鐘前艾娃收到的林小美那段荒謬影像要自然得多。

首先,那個已經達到臨界質量的巨大黃色光球,實際上仍在他體內。

不過,他似乎正在動用自己的二級增益,以及大量濃縮精華——也就是進一步精煉的惡魔魂能量——來協助這次核心坍縮。

從阿布背上顯現出的六隻黑暗手臂——這是他在王位爭奪戰,乃至黑暗大陸的戰爭中,為擊敗巫妖王的爪牙之一,曾用來舉起三把弓的手臂。

然而此刻,他沒有攜帶任何武器。

他的肉身盤膝坐在發光的黃色地板上,雙目緊閉。他那魔靈臂的六隻手掌全部向內彎曲,在他體內與黃色核心以相位交織。

過去幾天裡,他們一直在做類似的事,目的是在不破壞核心穩定性的前提下,保留最後多餘的能量線;但現在,一切就緒,所有手掌向內猛地一推,這便觸發了真正的核心坍縮。

一縷縷淺紫色霧氣從他那更龐大的能量形態中飄出,房間開始搖晃、碎裂,就像當初林小美鞏固核心時那樣。

艾娃回複了她的【第10分鐘】報告,在接下來的三分鐘內收到了一連串消息,其中包含第49天到第63天的更新內容。

她看著阿布的真核壓縮很快就要完成,52堵巨大的牆壁中,隻剩下5堵在保護他免受月球大氣層裂縫的影響。這些牆壁正以和林小美那次相同的方式自我修複。

接下來兩周的影像,隻顯示出三位真核將軍正努力讓自己的核心達到飽和。

看起來林小美的飽和速度比瑞文快得多。瑞文的飽和度約為90,而林小美已經接近80。

即便使用真核才15天,阿布的飽和度也超過了40。

這樣的壯舉,對人類而言,即便他們有足夠多的神氣碎片可供自己修煉,通常也需要數年、數十年,甚至一輩子的時間。然而,獨特的體格,再加上統治數百個強大世界的一流超級大國所擁有的先進技術,為他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工具。

當然,能夠從數萬億個忠誠鏈接中提取4的原始力量,無疑會顯著加快治愈與適應過程。

但即便有這麼多優勢,由於天賦差異,速度上仍存在細微差彆。

瑞文還有很多年的時間來打基礎,雖說她已是人類天才中的佼佼者,但和她身邊培養出的另外兩位真核相比,完全是另一個層次的怪物。

照這個速度,這三個人應該隻需幾周就能達到完全飽和。

艾娃發回了【第13分鐘】的報告,表明各領域之間的時間仍存在斷層,作為回應,第64天到第68天的影像又傳了回來。

情況大致相同。凱爾法的勘探隊已經殺死了這個世界近三分之二的魔獸,並收集了基地周圍數十個區域的所有流浪神器。

不過,他們確保不越過之前設定的邊界,因為國王隊離王座相對較近。

阿爾維隆表示,情況並非一直如此,他們經常四處移動——隻是指揮官們還沒遇到好時機。

但修士在每日更新中的評論稱,他相信到目前為止每天都很幸運,因為他們已經回收了400多件神器和數千件惡魔靈魂武器。

——

然而,這並非艾娃關注的影像。

安娜關於將軍們進展的記錄,才是她利用這額外幾分鐘思考的內容。

據說,過去她曾親眼目睹沈青雲比其他人更快突破到新的神核。沈青雲的法力控製異常強大,就連她的自然法力基礎屬性,也比正常異常值高出兩倍多。

如果說有誰能第一個鞏固真核,那本該是她。

但所有傳回月球基地的數據都顯示,正如正常能量鞏固所預測的那樣,她體內神線的密度正在增加。

本應留在她核心的大量神氣都流失了。

這些能量並非像人們預期的那樣消散——能量會循環出去並被月球基地吸收——而是憑空消失,仿佛能量本身就此湮滅。

所有試圖放大或分析這種奇怪現象的嘗試,都隻會導致更多影像損壞和更多神聖能量丟失。

阿爾維隆持有主文件,但尚未與安娜共享。不過,那個用來與黃蛞蝓交流的空銀甲,隻回複了一條簡單的信息:

“不必為此擔心。她沒有落後……我相信情況恰恰相反。我已經不得不四次重新儲存該基地的神聖能量儲備了。其他將軍一次都沒做到過。”

——

沒人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些信息,也不想發送任何不必要的心靈感應傳輸,因為這可能會乾擾到這個需要高度專注的微妙過程。

因此,每個人都像往常一樣繼續執行任務,相信沈青雲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第14分鐘】的更新發送出去後,又過了五天,傳回的更新內容卻風波不斷。

【第69天更新】【安娜】:【附全息圖】瑞文已完全飽和。

【第70天更新】【安娜】:【附全息圖】勘探遇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71天更新】【安娜】:【附全息圖】林小美已完全飽和……算是吧?

【第72天更新】【安娜】:【附全息圖】勘探者歸來。

【第73天更新】【安娜】:【附全息圖】征服凱爾法計劃。

單看標題,在艾娃觀看所有傳回的內容之前,她的心率就已開始加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