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致遠早有預感,也不覺得奇怪。
“什麼好戲,說來聽聽。”
秦淮武整個人,微微向前探了探。
“前天,街公所乾事,領著兩個中年人和一個小孩,來找易家。”
王愛軍接話道:“中年人是易大媽兩個哥哥,小孩就是剛才你好奇的小寶,易大媽二哥家老幺。”
……
眾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林致遠終於聽明白。
事情呢,是這麼一回事。
何大清使壞,寫的信到了譚家。
譚老二眼看家裡四個孩子,實在困難,又考慮妹妹沒後,確實是個大問題,就同意老幺過繼。
卻不料,譚老大有意見,覺得譚家後代,不能平白無故過繼給易家,便自告奮勇來京城交涉。
剛到京城,大人小孩雙雙中暑。
找了個破院休息,誰知道被林致遠誤會,給扭送到街公所。
介紹信和信件,好巧不巧,還給弄丟了,又說不清找的人住在哪兒。
國祚剛定,人販子太猖獗,街公所怎麼可能相信?
當然,也沒有草草下判斷,寫信聯係當地,讓協助調查。
耽誤半個月,譚老二前來,給作了證,這才來四合院認親。
本來多年未見,不說兩眼淚汪汪,也該其樂融融。
誰知道,譚老大張口就是一百萬,才同意過繼。
譚老二不想要,易中海也不願意給。
三方越說越上頭,整個易家,鬨得沸沸揚揚。
最後,易大媽苦苦哀求,易中海想著一百萬也就一個多月工資,終於點頭同意。
按理說,事情就應該結束。
誰能想到,看熱鬨的賈張氏不樂意。
衝進易家就大吵大鬨,說什麼易中海早前說過,讓賈東旭養老。
突然過繼兩個兒子,這不是惦記本該屬於賈家的財產麼?
易中海氣炸了,自己人還在,財產就被惦記,當即和賈張氏理論。
再加上旁邊譚家兩兄弟,越吵越凶,場麵那叫一個亂。
易明新一直對賈家不滿,值此大好良機,自然不會錯過。
打著維護易中海的旗號,趁機上前,就開始動手。
賈張氏挨打,賈東旭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也加入了戰爭。
場麵眼瞅著就要失控,羅玉英淚眼婆娑,好一頓勸。
賈張氏不再鬨事,收了神通。
賈東旭挨了打,也退出戰場。
易中海不知道怎麼想的,把賈東旭和易明新罵了一頓,就這麼草草結束鬨劇。
彆說看戲的圍觀鄰居,就是參與的譚家兄弟也搞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