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道口街道辦組織,全民參與。
在南北鑼鼓巷中間空地,開始搭建高爐。
月底。
下班後,林致遠跟隨全院大部隊,前往空地。
說是高爐,其實就是土窯,也就兩米出頭。
雖然小,但是多,足有幾十個。
每一個下麵,都有三五個鼓風機,基本都是從各家各戶收集起來的。
家裡有小孩,可以留一位婦女在家。
林家,除了上班上學,就秦淮茹一個人,倒不用參加。
下班歸來的眾人,來到現場,立馬熱鬨起來。
白天基本沒什麼活,也就做些準備工作。
街道辦乾事吳明傑,一個院一個院安排工作。
“95號院,這座高爐,後麵一平車收集的鐵製品,全部煉完。”
何大清簡單劃分,拉煤的,鼓風的,往進倒東西的……
不到三分鐘,各司其職。
林致遠點了根煙,看了眼平車車鬥,心中更多的是無奈。
基本都是各家各戶收集,菜刀,剪子,甚至還有鐵鍋。
哎,圖了什麼呢?
二當家的想法,根本搞不懂。
前八個月產鋼四百萬,全年要求一千萬。
也就是說,剩餘四個月,任務六百萬。
劃算下來,每個月較之前,足足翻了三倍啊!
這根本就不合理。
當然,這些碎碎念,林致遠也隻敢在心裡想想。
所有人都激動、熱切、乾勁十足,要是胡咧咧,挨打都是輕的。
忙活三個來小時,十點左右才回到家。
累倒是不累,就是熬人啊!
院裡眾人,肉眼可見開始消瘦。
基層職工可是足足乾了一白天,晚上又加班,身體哪能恢複過來?
相比其他人,林致遠輕鬆多了,在廠裡上班,也沒力氣活。
日曆在熱火朝天中,一張張翻過,很快見底。
電力,煤炭,運輸,文教等各個部門,全麵開花。
真可謂是,一馬當先,萬馬奔騰。
樹葉黃了,繼而謝了。
經過幾個月蠻乾,年底,全年產鋼一千一百萬噸,合格的隻有八百萬噸,其餘的根本沒法用,後四個月產量大,卻有將近一半的廢品。
果然,預料沒錯,不尋常的一年。
5月1號,第一個電視台試播,9月2號,正式開播。
8月下旬,炮擊金島開始。
秋季開學,拚音正式推廣。
10月20號,肅州燈籠基地成立。
11月27號,萬噸大魚下水。
……
一樁樁,一件件,這一年,收獲也喜人。
毛熊,小赫加大力度集權,排除異己,安插親信,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甚至,對兔子的態度,也越發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