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捂嘴偷笑的小朱四眼前突兀出現一根棍子。
“還有你,永樂大帝,你也給咱想,想出來了咱不打你。”
“沒想出來,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朱棣:……我不是您兒子?
[亂世法家盛世儒。]
泰山。
“敢問丞相,如今大秦是盛世還是亂世?”叔孫通支棱起來了。
“丞相為何一言不發?”
“丞相,丞相,你說句話啊。”
李斯牙都咬碎了,堅決不回答,答亂世……這不是罵陛下?
答盛世……法家的自己人肯定會罵自己叛徒,內奸,合起夥弄死自己。
始皇想起了當年祖父講的故事,難道荀子當年已經看到這步了嗎?
“霸道、王道可並行乎?”
【孟軻不幸趕上了一個崇尚武力的時代。
在諸侯國紛紛追求霸道而非王道的時代背景下,他竭力推行的仁政還沒有可以落地生根的土壤。
孟軻和先師孔子的命運軌跡仿佛一再重疊,同樣的生不逢時,理想被現實撞得粉碎。
孟可也保持了和孔子同樣的通達,“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這是孟軻留下的千古名言,這也是他跌宕人生的真實寫照。】
【法和儒真的水火不容嗎?
荀況有些不甘,醞釀已久的美好設計以及支撐著他來到秦國的信念和勇氣忽然間消失了,秦國的國君和丞相接見了荀況,荀況提議要重視道德教化的力量,不要一味信奉武力,但是躊躇滿誌的秦國君臣根本沒有將儒家放在眼裡。】
[儒法本一家。]
“啊呸,誰和他一家。”李斯和叔孫通異口同聲的說道。
【秦王更是直言,儒者無益於治國,眼前金黃的原野,猶如一席盛宴,荀況心知自己隻是一個局外人。】
[秦朝應該學漢武帝,外儒內法,大秦不一定會二世而亡。]
縱然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但二世而亡還是刺痛了嬴政的內心。
“外儒內法?”看著儒家首席戰神叔孫通與法家戰神李斯已經鬥毆的模樣,始皇無奈扶額,儒法並重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何況還有兵家。
[祖龍說的對,儒家太看重自由,可有約束的自由才是自由。]
[依法治國都忘了?]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線,而儒家是用來教化導人向善,不能用來治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