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朕也非嗜殺之人。”
始皇用著悲天憫人的語氣說道:“罷了,罷了。”
“蒙恬,遷田齊王室入鹹陽,為大秦列位先祖守陵,命其改姓。”
“朕為其賜姓第一至第八。”
李斯嘴角抽動埋著頭,殺的血流成河之時,也沒見哪位秦王說過上天有好生之德。
蒙恬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陛下,他們要是不願意呢?”
始皇瞪著蒙恬:“你手裡的刀是擺設嗎?”
“啊,不願意就全砍了。”
蒙恬:……剛才不該說上天有好生之德嗎?
【那麼西漢時齊國給了誰?
韓信。
還記得怎麼拿下齊國的嗎?
突然之間韓信大軍不管使者死活猛攻齊國,並且要挾劉邦封王,這個事情一直被理解為韓信僭越。
可如果站在劉呂鬥爭的角度上分析,如果使者遊說成功,齊國一定原封不動給呂家,而齊國沒有在秦統六國中遭受戰火,完好又強大的齊國必然是中央將來的心腹大患。
但如果現在讓韓信打下來,根據誰打下來歸誰的原則給韓信。
而劉邦後來將齊國分給了自己的大兒子劉肥,讓韓信做了楚王,從純粹的利益角度出發,你會發現韓信絕對是劉邦親信,作為工具人,他完美吸引了呂家火力,而後來呂家搞死了韓信,齊王劉肥在劉盈的幫助下逃過一劫,由此可見呂家對這兩個搶走祖宗之地的人滿懷切齒仇恨。】
大漢。
“信,看見了嗎?”劉邦連忙拉住要走的韓信。“後人都知道你是我的心腹,都是朕死之後呂家乾的。”
韓信雖然還是嘟著嘴,但也任由劉邦握住自己的手,直到一聲細語傳來。
“陛下剛才不是還說我們一條心,比黃金還真嗎?”
韓信拂袖而去,坐在蕭何旁邊悶悶不樂。
劉邦:完犢子啦,兩個人都得罪了。
【第2點,劉邦逃亡途中踹劉盈,這件事一直被理解為劉邦踹兒子換人心或者劉邦不顧親情。
可如果站在劉呂鬥爭的角度,劉盈是呂雉所生的兒子,外戚想上位靠的就是太子,那麼如果能借楚軍之手搞死劉盈,呂家在朝廷可就沒根基了。
況且彭城大敗怎麼這麼巧,偏偏逃跑路上碰見了劉盈,而且摔孩子的細節是劉邦踹了多次,都被夏侯嬰緊緊抱住,如果一次兩次可以是售賣人心,但十多次想殺夏侯嬰,那就是想弄死劉盈,把呂家踢出去。】
“朕不是,朕沒有!!!”劉邦怒吼道。“天幕之人以最惡毒的心思揣測朕,若按天幕的說法,那這世上連一個好人都沒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