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國家財政總收入是26527萬兩,農稅占20802萬兩。工商稅2238萬2,雜色收入3487萬2,農稅對國家最為重要,占到全國總收入的784。
現在稍微受過一點教育的人都明白,搞農業日子過得苦巴巴的風險高又不賺錢,要收稅就要搞活工商業,找他們收稅才是根本。】
……
大明,洪武年間。
“士農工商,這是傳了幾千年的道理。”
“商人見小利而忘大義。”
“重用商人,國將不國!”
不怪朱元璋如此急躁,老朱本人對商人沒有好感,認為隻是一群低買高賣的投機取巧之人。
更何況前宋的教訓就在眼前,蒲壽庚精通阿拉伯語、越南語等多種語言,熟悉南洋各種貿易,因此成為大宋泉州市舶司提舉,有了官商合一的身份後,蒲壽庚家族慢慢壟斷了福建泉州的香料貿易,長達30年。
到了南宋末年,南宋忙於和蒙古人激戰了40多年,已經無力兼顧海上的安全,亂世多賊寇,海上的海盜也很多。
南宋朝廷沒有精力去剿滅海盜,就委派蒲壽庚等巨商自行負責,任命他為福建安撫使兼沿海都置製使。
南宋末年,元朝席卷天下,蒲壽庚家族將泉州城內3000多名南宋宗室及家屬一並處死,向元廷納了投名狀,並且崖山海戰元軍所用海船器械多由其家族貢獻。
被宋代優待百年,最終卻背叛了宋朝,老朱能對商人有好感才怪。
老朱登基之後就找蒲壽庚算賬,死了也得把屍骨挖出來,當眾鞭屍300下。
就這還不解恨,朱元璋又命人尋找蒲氏的後人算賬,蒲壽庚的直係子孫更是被五馬分屍,處死後還得把首級掛到城門上示眾。
蒲壽庚的族人也沒好到哪裡去,朱元璋下旨,蒲氏族人全部納入了賤籍為奴為娼,永世不得翻身。
而且商人也稱行商,顧名思義商人是需要在天下行走的,老朱連百姓出鄉都有嚴格規定,需要保人需要路引,若是放開商人管製……
“嗬嗬,串聯、造反!”
……
大秦。
“國中之毒。”
始皇不由想起商君之書,商君啊,大秦按照您的規劃已經一統天下,可一統天下之後呢?
“管殺不管埋啊。”
商鞅表示:我也沒算到大秦這麼快一統天下啊,我隻負責征服,治理你們自己想辦法唄。
“李斯,法家可有修管子之人?”
李斯很想戴罪立功,雖然還不知道是什麼罪,但總要展現出自己不可或缺的一麵,否則隻有去地下和趙高作伴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