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吃肉史#】
【華夏無疑是世界上最注重吃的民族。
從常說的民以食為天到最常用的打招呼方式:吃了嗎?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似乎所有的節日,最終都是為了吃。
一方麵我們是民族幾千年的家本位形成對圍坐團圓的渴望。
另一方麵,我們的先祖在曆史上真的餓了太多次了,餓怕了,甚至我們的上一代人仍然有不少餓肚子的記憶。
吃飽吃好,也就是最近幾十年的事。
那華夏幾千年的吃肉曆史是如何的呢?
中學課文《曹劌論戰》中有一句“肉食者鄙”。
既嘲諷了當權者貴族的無能,又隱含了一層現實,就是古代不是誰都能吃得起肉的。
古人從原始社會茹毛飲血到慢慢烤肉吃熟食,經曆了很長的時間。
商朝,其建立就跟吃有關。
話說有一天,夏王朝統治下的商部落的首領成湯,見到了一個背鍋俠。
這人背著煮飯的鼎和砧板問成湯:“老大,大象的鼻子啃過沒?”
“鳳凰下的蛋嘗過沒?”
“會飛的魚吃過沒?”
成湯心說,彆說吃了,我聽都沒聽過。
這人又問:“陽樸之薑、招搖之桂、玄山之禾、不周之粟、江浦之橘、雲夢之柚,您總吃過吧?”
成湯聽的直流哈喇子了,連忙問道:“在哪兒我能吃到啊?”
這人麵露難色說道:“老大,這些產地都在你的疆域之外。”
“但是正好夏桀昏庸暴虐,不得人心,不如咱們取而代之?”
“到時候啥好吃的都不成問題!”
成湯一拍大腿,言之有理。
於是鳴條一戰,成湯伐夏建立商朝。
這一切離不開這位拱火廚子的輔佐,此人就是伊尹。】
“汙蔑,赤裸裸的汙蔑啊!”
成湯想不通,扯個吃的能扯到孤身上?
伊尹做的飯確實好吃,但孤難道就是為了吃個美食就打仗的人嗎?
明明是因為夏桀殘暴不仁,孤不得已為了天下蒼生而興兵。
帝辛瞧著手中的虎腿,先祖滅夏是因為一口吃的?
“沒毛病啊。”
孤為何打東夷?
難道僅僅因為他們不恭順嗎?
最主要是那塊地水草豐富,適合種地啊。
大商為何搬來搬去?
不就是因為原先的都城,土力耗儘,糧食越種越少,牛羊沒有牧草可以啃食了嗎?
各朝百姓也頗覺有理,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百姓跟著造反,真是因為貴族士紳說的皇帝昏聵亦或者朝堂有奸臣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