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想說的,等會再說。”
【教訓二:戰爭才是曆史的常態。
戰爭源於永恒的人性,源於自私,源於錯誤的侵略衝動,源於愚蠢。
1914年1月的時候,歐洲很少有人能想到7個月後全世界會陷入一場災難性的戰爭當中。
德意誌、奧匈、沙俄和奧斯曼土耳其四個大帝國崩潰,英法取勝,但遭到嚴重削弱。
人類通過一戰沒有學會的東西,將被迫通過代價更為慘重的二戰再溫習一遍,
戰爭裂解了舊國家,也催生了新國家,催生了英雄崇拜與集權。
戰爭是一個國家覓食的方式,是各種觀念發明製度的來源。
戰爭不會隨著文明的發展而減少,和平隻是一種不穩定的平衡,隻能靠公認的霸權或勢力均衡來維持。
有曆史學家統計:在人類幾千年曆史中,隻有兩百年沒有發生過戰爭教訓。】
【教訓三:自由和平等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在已知的曆史中,隻要文明與社會在演化發展,財富就會越來越集中到少數人手中,直到眾多窮人的力量與少數富人的力量勢均力敵,形成恐怖的平衡。
在這之後人類的曆史有著截然不同的應對方式,來讓這一問題取得周期性的緩解,或用妥協的手段平等分配財富,或用鬥爭的手段平均分配貧困。】
“漢末黃巾之亂,因此而起。”李淵提筆在李承乾用來抄錄天幕文字的紙上寫下兩個大字:世家。
隨後不動聲色的放到李世民麵前問道:“二郎,看朕的書法如何?”
群臣偷摸打量,李世民臉一黑,群臣又把頭埋下。
李承乾不解其意,想要出聲詢問,卻被長孫皇後拉到身旁:“來,抱著弟弟,莫要讓他出聲哭鬨。”
李世民誇讚道:“好,不過還能更好。”
隨即提筆一橫,將世家兩字攔腰截斷,另寫兩字:國家。
李淵樂的不可開支,笑道:“二郎,寫錯了。”
李淵提筆又寫:家國,不過二字之間留了很長的縫隙,頓了頓又加兩字變成了:世家之國。
“呼~呼~”李淵把墨跡吹乾,又將紙卷起來,放入李世民懷中:“你的書法不及朕,拿回去裱起來,慢慢學吧。”
李承乾懷抱著弟弟,目光卻望向低首的群臣。
所以祖父是在問父皇如何對付世家嗎?
世家真的很可惡嗎?我們不也是世家一員嗎?
母後的家族是世家,舅舅是世家,難道有一天我當了皇帝,也要對母族動手嗎?
懷裡的李治咬著指頭,咿呀咿呀的叫著。
傳到李承乾耳中倒似人語:舅舅必須殺,不殺留著過年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