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長覺得小弟子說的有道理,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一天騷擾祖師一次就夠了,哪能百息就騷擾一次?
於是,老道長笑著說道:“果然是聰慧之人,為師便獎勵你去抄寫典籍吧。”
小弟子嘟囔道:“這是獎啊?”
老道長似笑非笑的望著他問道:“難道不是嗎?”
小弟子無言以對,苦著臉往殿內走去,老道長看他這副模樣不由的大笑出聲。
該,偷懶就偷懶,還怕祖師嫌煩?
我若是能得道,巴不得有後人時時刻刻念叨我。
有人念叨,說明傳承還在。
沒人念叨,真成孤家寡人咯。
老道長感慨一番,卻又歎道:“這耍小聰明的模樣,倒讓我想起一位故人。”
北京城外,姚廣孝在靜修之地提筆又將後人的說法寫進道餘錄。
【#關羽的封神之路#】
【關羽,關二爺,不僅是國人家喻戶曉的一位人物,甚至在國外也有關帝廟。
那麼其是如何一步步封神的呢?】
“咦,二哥,你稱帝了?”張三爺說話總是嘴比腦快,脫口而出便知有歧義,連忙找補道:“你該不會頂了昊天上帝的位置吧?”
關羽:……,有的時候找補不如不找補。
“也不知俺老張有沒有香火祭祀,改日若是到了九幽,俺蹭二哥的。”
劉備笑道:“某也蹭二弟的。”
“大哥,你都蹭了軍師的……”
劉備隨手指了指身邊才放下的棍子,張三爺連忙轉移話題:“看天幕吧,俺想知道二哥是怎麼成神的。”
【《三國誌》中對關羽的記載不足千餘字。】
漢朝時期,一群又一群的漢使、預備役漢使不由的吐槽道:“你管千餘字叫不足?”
“你知不知道我們的夢想就是史書能有兩行,記一下姓名生卒年?”
“若是能有個百餘字,再記一下平生所為,我敢一人入匈奴王庭!”
【關羽在正史中以武勇聞名,時人多稱讚其勇冠三軍、萬人敵、熊虎之將,但陳壽也直言不諱地批評關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剛而自矜。
與張飛恰恰相反,張飛是重士人而輕卒伍。
時代的局限性,在古代重士人往往會得到稱讚。
而關羽重卒伍的觀念,卻恰恰符合現代大部分人樸素的價值觀:身為螻蟻,把自己當人,身居高位,把人當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