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滑,剛剛看過,進入。
【韓國人宣稱自己有著5000年的曆史。
所謂的漢族人的文化不過就是他們韓國祖先的文化糟粕。
聽到這裡,大家肯定繃不住了,那麼問題來了,韓國這種逆天的曆史觀念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甲午中日戰爭,清朝大敗虧輸,在戰敗之後,清朝隻能被迫承認了朝鮮成為獨立國家。
說是獨立,但其實相當於被清朝割給了日本。
朝鮮的日據時代到來了,日本在侵略其他國家的過程當中特彆喜歡搞奴化教育,所以當時日本對朝鮮的政策就是要求朝鮮學習日韓一體論。
日韓一體論宣稱:日本自古以來就支配朝鮮,日本和韓國其實是同一個民族。
所以中原王朝根本不是真心幫助朝鮮,這就是為什麼朝鮮一直積貧積弱的原因。
如果朝鮮想要變得強大,那就隻能接受日本的指導和支配,隻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強國。】
彈幕:
〖阿西吧和小八嘎還真是一丘之貉。〗
〖你高看阿西吧了,他們還不如小八嘎,小八嘎正兒八經當過列強,阿西吧一輩子都沒強過。〗
〖阿美是爺爺輩,八嘎是兒子輩,阿西吧是孫子輩。〗
〖那阿英呢?〗
〖阿英比較特殊,一會兒是太爺爺,一會兒是爺爺,一會兒又是兄弟,目前距離兒子輩還有一小段距離。〗
〖總結:阿英擁有充分的上升、下沉空間。〗
……
【這樣的曆史論調被日本人推崇之後,韓國人懵了,你編曆史編到我頭上了,簡直是倒反天罡!
於是在這一時期,朝鮮的一些學者站出來了,他們認為一定要給孩子們傳授真正的曆史來抵抗日本的文化侵略。
但問題來了,要給孩子們講真正的曆史,講那段對中原王朝卑躬屈膝的曆史嗎?
如果這樣,恐怕孩子們學了有反作用,看到日本這麼強,直接給人跪下怎麼辦?
於是,韓國人自己編造的曆史在這一時期就開始發揮作用了,同時也是在這一時期這段被編造出來的曆史在朝鮮開始反複傳播。
直到二戰結束之後,朝鮮人才從這種環境當中解脫出來。
但是問題在於,此時幾乎所有擁有話語權的中年人都是學習著這種編造的曆史長大的,所以編造曆史就被這樣延續下來了。
而且不僅僅是普通民眾受到了那一個時期的影響,就連曆史學者都普遍受到了影響。
比如說在日本殖民時代就已經在史學界享有名家地位的朝鮮史學家李丙燾,他寫過一本《韓國史大觀》,在書中他同樣采用了上麵所說的編造的曆史作為打底,以幾乎沒有任何史料作為支撐的檀君朝鮮說作為韓國曆史的開端。
不過,李丙燾畢竟是史學大家,所以大部分的內容還是很公正的,隻是不太願意承認韓國人其實是漢民族的一個分支。
而到了後來,朝鮮半島分裂成朝鮮和韓國之後,韓國對曆史的編造又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李基白和薑萬吉為首的韓國曆史學家們,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升華。
當時的韓國已經被他們塑造成了具有上下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特彆是李基白所著的《韓國史新論》,後來甚至因為影響力過大,被翻譯成了英文、日文、中文等多國文獻,最後甚至成了全世界範圍內研究朝韓曆史的重要文獻。
麵對這麼好用的工具,樸卡卡肯定得趕緊用起來。
於是在樸卡卡時代,他開始推動了韓國官方的曆史修訂,由官方政府來牽頭,對當時的韓國曆史進行“取其糟粕,去其精華”的修訂。
剛開始,這樣的修訂運動其實還比較靠譜,剛開始出版的一些書,比如:《韓國獨立運動史》、《日帝侵略下的韓國三十六年史》之類的書相對比較客觀。
因為這些都是近代史,很多成年人就是從這個時代過來的,所以這個時代的史料沒有進行大規模的修改。
但是緊接著,他們就要開始修訂中古代史,而這部分史書的修訂,開始大量的借鑒了前麵所提到的“諸位往聖先賢的典籍”。
在傳播虛假的曆史方麵有三部代表作品:《桓檀古記》、《揆園史話》、《大朝鮮帝國史》。
任何喜歡曆史,但是沒有看過這三本書的小夥伴都隻能度過一個相對比較失敗的人生。
隻有當你看過這三本書,你才能擁有一個完整的、徹徹底底的、失敗的人生。
其中《大朝鮮帝國史》,本書的扯淡程度屬於三哥來了都要跪地膜拜。
在公元前6000年,朝鮮的祖先就誕生在了帕米爾高原,但是他們並沒有在此定居。
反而從帕米爾高原徒步的走到了如今的朝鮮半島,在這裡建立了輝煌的文明。
然後在公元前3898年,他們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並且一直壓著大夏暴打,建立了龐大的帝國。
隨後又有一個部族去到了日本,成為了日本人的祖先。
在隨後的時間中,韓國人又做出了一係列驚為天人的操作。
比如說在麵對唐朝進攻的時候,多次打退唐朝,甚至李世民的眼睛還瞎了。
其他離譜的內容還有很多,但是這裡就不展開講了,感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搜。
而這三本書內容是差不多的,都是講述一些類似的內容。
而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三本書竟然能在不同時期得到不同官方的支持,甚至政府還下場親自宣傳。
回到最開始提出的那個問題,為什麼如今的韓國會形成這樣的民族性?
韓國的曆史學家鄭大鈞先生曾給這個事情下過一個結論:造成今天韓國民族主義的基本性質的是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改良民族主義。
始作俑者就是當權了十八年的樸卡卡,改良民族主義目的就是為了襯托自己政權的合法性。
所以他要讓韓國人為自己的國家感到驕傲甚至自豪。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他甚至不惜造假。
這就導致在經曆了韓國的民族主義之後,我們在韓國能看到的是自我與民族國家文化之間很強的一體感和民族優越感。
這種改良的民族主義幫助了韓國擺脫了貧困,但是也讓韓國人丟掉了謙遜,變得更加的傲慢,這就是韓國民族發展成現在這樣的核心原因。
虛假的曆史構建出了虛假的民族,而虛假的民族性又賦予了韓國人虛假的榮耀。
而這份榮耀又讓他們充滿遐想,但是偏偏他們國家的國力又十分的弱小,和幻想中的強大國家偉大民族相比,那簡直就是下水道,這就導致了如今在互聯網上能看到韓國人大多看起來都很扭曲。】
評論區:
〖我的評價是建議韓國睜眼看世界。〗
〖南越編曆史和朝鮮屬於不相上下。〗
〖哪兒?帕米爾高原?中國最西邊那個?〗
〖為什麼徒步走過去,是不喜歡騎馬嗎?〗
〖他們編的時候,沒覺得有bug嗎?〗
〖會農耕就沒必要遷徙那麼遠,遷徙那麼遠就肯定不會農耕。〗
〖笑哭了,相當於匈奴人教中原人種地。〗
〖我就一個問題,這曆史在韓國內信的人多嗎?〗
〖多,並且不信的那部分是認為自己不止五千年曆史,應該是一萬三千年。〗
〖其實這樣挺好的,信的人越多,將來明白了真實的曆史,道心崩碎的更快,毛熊最後不就是因為……〗
〖你扯遠了哈,咱們聊聊李世民。〗
〖樂,李世民秒變夏侯惇。〗
〖一個海外軍事基地居然還有曆史?〗
〖嘿嘿,能在美軍基地建國,側麵不正說明人家的強大嘛。〗
〖刀拔快了,下次記得加狗頭。〗
〖日韓確實一體,就像歐美一樣。〗
〖你這分區方式有點眼熟。〗
〖哥,求資源。〗
〖戴雨農下手還是輕了。〗
〖???〗
〖樸卡卡在抗戰勝利前夕,被雨農的手下抓了,打了幾棍就說自己是朝鮮人,給了點錢就放了。〗
清朝滅亡前,朝鮮有位太上皇。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
他是一個很善於抓住機會的人。
“大清滅亡已成定局,如何火中取栗?”
“聖初,洵卿,你們怎麼看?”
聖初:金炳始。
洵卿:金允植。
二人是朝鮮士大夫階層,與大頭交好。
二人對視一眼,相視一笑:“打!”
大頭也笑道:“打哪兒?”
文人墨客總是愛附庸文雅,金允植提議道:“不如,我們都寫在手上。”
提筆寫在手中,三人對視一眼,手攤開,赫然皆是兩個大字:“日本!”
打不打的過不重要,重要的是打。
打起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打起來,要撤我,要滅我,我直接放寇入關,還要對天下萬民說:“不是我不打,是朝廷不讓我打。”
“斷了我的糧餉,絕了我的兵源,我不能讓隨我出征的兄弟們,都死在異域。”
“萬般有罪,罪在我身。”
到時候無非尋死覓活一番,嚷嚷著愧對天下,愧對後人,隨後找個地方待著練兵,等待東山再起罷了。
況且,我是打日本,有大義名分,至少沒掉頭入關。
天幕出現,那群要驅逐韃虜的,怕是早已經等不及咯。
這反清複明的大事,還是讓他們去做吧。
自古以來出頭鳥,很少成為最後的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