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不然呢?
扶蘇回了蒙恬一個白眼:你還真是文武雙全。
【聞雞起舞主角之一——祖逖。】
【公元296年,劉琨擔任司州主簿,遇到了擔任同一官職的祖逖。
祖逖:出身範陽祖氏,為人豪爽、慷慨好俠。
劉琨是中山靖王劉勝後裔,少有才氣,工於詩賦。
兩人一見如故,都有建功立業的大誌向,經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
一夜無法入睡的祖逖聽到公雞叫聲遂踹醒劉琨,一起起床練劍,這便是我們熟知的聞雞起舞。】
彈幕區:
〖正統的老劉家人,同床而臥,同被而眠。〗
漢朝。
“陛下,又是您的後代。”
正在打理狗肉的樊噲聽到天幕之言,不由的抬頭望了一眼。
廚師們弄的其實挺好吃的,隻是劉邦吃著總感覺差點什麼,便命人叫樊噲來同食。
劉邦什麼都沒說,隻是招呼樊噲坐下。
誰料樊噲隻吃了一口,就怒罵廚師糟蹋東西。
廚師們哪受過這氣,抱著手倒要看看他能弄個什麼名堂?
沒想到,開眼了,古有庖丁解牛,今有樊噲解狗。
“舞陽侯,可否教教我們?”
“無它,唯手熟爾!”
劉邦將狗腿遞給廚師,讓他敲碎,自己要吸骨髓。
“不稀奇,他後代多,出幾個人才有什麼稀奇的?”
“嗯?怎麼還不敲?”劉邦看廚子一臉難色,怒罵道:“狗肉狗肉做的不好吃,連敲骨頭都不會?”
“陛下……”廚子欲言又止。
“有什麼話就說,乃公恕你無罪。”
“陛下,吸骨髓是下等人才會做的事,陛下如今……”
“哈哈”,劉邦聞言大笑起來:“什麼上等人、下等人,乃公就是沛縣的一個老流氓。”
“敲吧。”
“陛下,史書上記下來不好聽啊。”
劉邦擺擺手:“無所謂啦,乃公一口一個乃公,往儒生帽子撒尿的事都被記下來了,乃公還在乎這個?”
廚子隻能苦著臉開始敲骨頭。
想我祖上,侍奉過周天子、諸侯王,吾亦曾為始皇帝做過膳食。
一世名聲,毀於一旦。
“我這兄長……”
知道劉勝生的孩子多,出幾個人才不稀奇,這怎麼到了晉朝又出一個?
劉徹輕敲桌案,皺眉思索起來。
若是還有他的後代是人才,就請他來一趟,指定是身上有什麼說法,好好研究一下。
否則實在沒法解釋,孩子多的又不止他一個,怎麼隻有他後代人才多?
【公元291年,八王之亂愈演愈烈,被曆史洪流裹挾著的兩個年輕人分道揚鑣,奔赴不同的命運戰場,止於相同的壯誌未酬。
祖逖先後追隨司馬冏、司馬乂、司馬熾、司馬越均被重用,
也許是厭倦了諸王間的血腥爭鬥,祖逖隨後以母喪守孝為由閉門不出,拒絕一切任命。
劉琨則在一次次征戰中,得到了八王之亂中最終吃雞的司馬越賞識,被任命為並州刺史。
公元307年,劉琨進駐並州治所晉陽,在強敵環伺中開始了十餘年的“並州晉陽堅守戰”。
後世傳頌:並州孤忠是劉琨!
公元311年,洛陽淪陷,晉懷帝被俘。
祖逖帶領親鄰族人數百南下避難,到達泗口時,被琅琊王司馬睿授予徐州刺史,後拜為軍諮祭酒,駐守京口。
公元313年,晉湣帝司馬鄴繼位,命司馬睿率兵進京勤王,但此時的司馬睿醉心於經營江南,毫無北伐之意。
誓要一雪國恥的祖逖上表請願帶兵出征。
司馬睿極其慷慨的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
但是僅調撥一千人的糧餉,三千匹布帛,令其自行招募士兵。
麵對態度消極的司馬睿,有名無實的祖逖毅然帶領宗族百餘家,中流擊楫、渡江北上!
屯據淮陰、鑄造兵器,招募士兵兩千餘人,為北伐屯田練兵。
公元317年,經過幾年的謀劃,祖逖率部眾開始北伐。
當時黃河以南的兗、豫一帶有著大大小小的以塢堡壘為屏障、以鄉黨宗族為紐帶、收編流民、據險自守的民間自保武裝力量,各有幾百人到幾千人不等。
進軍中原後,對於塢堡勢力,祖逖連拉帶打、恩威並施、依次收服。
進駐蘆州後,殺張平、據太丘,又在桓宣的協助下,勸降樊雅、攻占譙城,快速在豫州站穩腳跟。
公元318年,司馬睿正式稱帝,建立東晉,為晉元帝。
同年蓬陂塢主、自稱陳留太守的陳川叛降於石勒。
公元319年,祖逖率兵討伐陳川。
自立後趙的石勒令石虎領兵五萬支援陳川,被祖逖擊敗。
石虎在豫州大肆劫掠一番後,留大將桃豹據守蓬陂塢,其自行帶陳川退回襄國。
公元320年,祖逖擊潰桃豹,進駐雍丘,隨後不斷劫擊後趙軍隊的糧道,搶占了黃河以南的大片領土。
同時聯絡趙固、上官巳、李矩、郭默等當地漢人割據集團,積極調和矛盾,收為己用。
一些塢堡勢力應迫於壓力降於後趙,遣送子弟入襄國為人質,祖逖則佯裝攻打,以消除石勒的疑心。
各堡主感其恩德,紛紛暗中歸附,不時將後趙的軍情告知祖逖,使得其與後趙的戰鬥始終能掌握主動,屢破趙軍進一步收複黃河以南之地。
在不斷收複河南的過程中,祖逖禮賢下士、體恤民情、鼓勵生產,收葬無主枯骨、為之祭祀,深得民心。
同年祖逖被任命為鎮西將軍,聲望更濃,石勒對祖逖越發忌憚,意欲修好。
先為祖逖母修墓,後又主動置信請求互市,祖逖麾下牙門童建叛逃後趙,石勒斬之,送其首級與祖逖。
祖逖對石勒的示好予以默認,雙方邊境短暫的和平也讓祖逖有了更多發展的時間。
一番苦心經營下,祖逖的實力日益強盛,並有了進一步收複黃河以北的計劃。
然而對祖逖有所忌憚的不止石勒,還有東晉朝廷。
公元321年,晉元帝司馬睿任命戴淵為征西將軍、都督司兗豫並雍冀六州諸軍事、司州刺史,出鎮合肥,以此監督節製祖逖。
想當初,無兵無糧無地,空懷報國之誌,領部曲僅百餘人,北渡長江,收複失地,使黃河以南地區重歸晉室,拳拳報國心卻得不到朝廷的信任。
加之朝內權臣王敦日漸跋扈,眼看內亂將至,祖逖意識到自己的北伐大業即將終結,以致憂憤成疾,同年於雍丘病逝,終年五十六歲。
祖逖死後豫州士女如喪考妣,百姓為其立祠,晉元帝司馬睿追贈車騎將軍,並命其胞弟祖約接掌其部眾。
然而祖約才乾平平,且威望不足,不能服眾。
公元322年,後趙進攻黃河以南地區勢如破竹,譙城等地紛紛淪陷,祖約抵擋不住,退守壽春。
祖逖的去世讓石勒如釋重負,也讓另一個人欣喜若狂,他的野心因此徹底衝出製約的牢籠,此人便是王敦。】
評論區:
〖和嶽飛何其相似。〗
〖比嶽飛慘多了。〗
〖歸根到底還是得國不正的原因。〗
〖?〗
〖你想啊,北宋陳橋兵變,西晉洛水之誓。〗
〖南宋趙構手握大軍不勤王,而後稱帝。東晉司馬睿同樣立足江南,而後稱帝。〗
〖你品,你細品,他們敢放心其他人手握大權嗎?〗
〖司馬睿也沒權啊,王與馬共天下,他就是個擺設,真正當家做主的世家門閥。〗
〖所以穿越三國有幫劉的,也有幫曹的,甚至還有幫吳的,很少有幫司馬的。〗
“又是甚至!”
“孤的大吳很差嗎?”
孫權的怒罵隨著評論的滾動,戛然而止。
〖幫吳沒用,你該不會以為孫權手下的門閥殉國了吧?東晉朝廷手下的門閥世家就是孫權手下的那群加上南渡而來的,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貴族利益集體。〗
〖貴族共治,天子隻是個擺設。〗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孫權長歎一口氣,自己的權利又比司馬睿大很多嗎?
“陛下,族兄狼子野心,臣有罪。”
王導請罪,一不行禮,二無懼色,言罷便自顧自的飲著酒。
“與武岡侯無關,誰家還沒幾個不成器的後代。”
王導麵色不悅,司馬睿又換個稱呼:“大將軍……司空。”
王導的官職有些多,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武岡侯、侍中、司空、假節、錄尚書事,領中書監。
“臣在。”
“此事該如何處理?”
“陛下不必憂慮,自有人處理,或許明日陛下就能看見族兄負荊請罪了。”
司馬睿不再多問,讓人招來舞女,繼續飲酒作樂。
謀反,僅僅隻是負荊請罪嗎?
朕還真的是個傀儡。
王導差族人回族中傳話,不願負荊請罪,就去北邊。
自己的族兄野心太大了,嗬嗬,沒腦子的貨色,居然還想著當皇帝?
王敦不僅囂張跋扈,還剛愎自用,傳話這人有些為難的問道:“兄長,若是族兄他不願……”
端起酒杯淺飲一口,王導吐出一口酒氣,麵無表情的說道:“不願意就去死,所有阻攔家族大計的人都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