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宋朝曆史倒過來看#】
“倒過來?”
趙匡胤停下腳步問道:“是從後往前講嗎?”
按理說趙官家應該坐龍輦之類出行,但觀看天幕頗為不便,趙官家便選擇步行,隨行的大臣也隻得靠雙腳走路。
見沒人答話,趙匡胤看向趙普。
“官家,臣不知。”
趙匡胤冷哼一聲:“這也不知,那也不知,那你還知道什麼?”
自昨日知曉趙光義為太宗後,趙普一夜提心吊膽。
自己參沒參與不重要,重要的是官家認為你參與了沒有?
“官家,後人的思維……”趙普露出個您懂的表情,隨後建議道:“不如先摘錄下來,慢慢研究?”
“行,記者……”
記者:出自《管子》,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
《管子》中的“記者”意為“記錄的事”,到了晉代延伸為“做記錄的人”。
昨日抄錄天幕,有閹人、有侍衛、亦有宮女,趙匡胤翻翻腦海,統用古稱記者作為稱呼。
趙普等人齊刷刷從懷中掏出題本,又從袖中找出一支未染墨的毛筆,湊近記者堆:“借點墨一用。”
趙匡胤:……。
趙普等人訕笑兩聲:“官家,有備無患嘛。”
【直到把宋朝的曆史倒過來看,我才知道什麼叫中國曆史上最硬氣的王朝!
友情提示:本文要素過多,曆史考試不及格的小朋友請在家長陪同下觀看!
公元1279年,在崖山的一處海平麵上突然竄出十萬大軍,在一個八歲小男孩的帶領下成功退二十萬蒙古鐵騎,被蹂躪了近百年的中華兒女終於迎來了他們的救世主。
戰後,八歲男孩趙昺稱帝建國,成為有史以來第二年輕的開國皇帝,史稱宋朝,後因其在南方起事,遂稱南宋。】
彈幕區:
『這特麼是八歲?』
『海裡竄出十萬大軍,海龍王和蝦兵蟹將?』
『這麼個倒著講啊?』
【公元1278年,民族英雄文天祥從獄中複活,並第一時間以高官厚祿勸降忽必烈。
豈料忽必烈寧死不屈,文天祥隻好帶領十位江南義士宣布起義抗元。】
彈幕區:
『獄中複活!』
『勸降忽必烈!』
『要素過多,等我思考一下再評價。』
【同年三月,趙昺將皇位禪讓給哥趙昰,隨後南宋在文天祥的帶領下迅速占領了江西、瀘州等地,為以後反攻蒙元、統一江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公元1276年,南宋大軍一路高歌猛進占據臨安,去西藏留學的趙?突然歸來並接手了皇位。
同年一月,忽必烈迫於形勢,隻好選擇向南宋投降,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忽必烈不僅主動上交傳國玉璽,還寫了一萬字的降書,史稱“必烈投降”。
這一事件標誌著統治了中華大地92年的元朝逐步開始走向末路。
公元1275年,一代名臣賈似道從鄭虎臣的刀下逃生,並單槍匹馬開始北伐,從揚州一路打到丁家洲。
南宋十三萬精兵被他的事跡所感動,原地複活,加入到抗元大軍,最終取得了戰役的勝利,史稱丁家洲大捷。
公元1274年,剛剛登基的趙禥在聽說了賈似道的事跡後十分欣慰,並表示賈似道就是大宋朝最忠心的大臣。
公元1273年,南宋與北元的關鍵一戰上演,呂文煥率領十萬宋軍以少勝多擊敗了十七萬北元軍隊,史稱襄陽大捷。
此戰過後,北元元氣大傷,再也無力與南宋正麵抗衡。
公元1272年,忽必烈自知大勢已去,於一年之後被迫解散大元,改國號為蒙古。
至此元朝徹底退出曆史舞台,享國僅九十八年。
而元朝也因此被後世戲稱為:“打遍天下無敵手,卻被小宋掣了肘,看似領土億萬方,就是活不過九十九。】
“原來是這樣倒著講的啊。”
忽必烈作為親身經曆者,更能體會到其中的反諷意味。
可能後人沒有反諷的含義,但不重要。
朕說有,就是有!
忽必烈側頭向劉秉忠問道:“都安排好了嗎?”
“安排好了,不過時間過於倉促,隻來得及傳達京城附近。”
“無礙,日日都有的機會,今日不行就明日。”
劉秉忠好奇的問道:“陛下,您是想向太祖彙報功績?”
“不止,仲晦”,忽必烈親切的稱呼劉秉忠的字,笑道:“朕還要和老祖宗一起認祖歸宗。”
“仲晦,可要一起?”
忽必烈還幫劉秉忠把老祖宗都想好了。
“你是中山靖王之後。”
“你我皆是高祖後裔,不過我是嫡係,你是旁係,遠方堂親!”
劉秉忠臉快皺成一朵菊花。
“陛下,這個真不行。”
“?”
“臣的祖父,姓劉,諱澤。”
“那咋了?”
“西漢燕敬王,為漢高帝之族親,亦名澤。”
避諱是種很神奇的東西,除開避諱皇帝之外,家族之內亦要避諱,最簡單一點便是不能和先祖同名。
世家大族,尤其是有家譜傳承的家族,即便稍顯落魄,取名也要翻遍族譜,怕的就是和先祖同名,傳出去惹人笑話。
“無礙,朕都不知道這人,很明顯不出名。”
劉秉忠欲言又止。
“?難道朕說錯了?”
“陛下,燕敬王是因擁立文帝之功,才改封燕王的。”
忽必烈:……
所以,但凡認真讀史書的人都知道?
“陛下,您認祖歸宗,有天幕作證。”
“臣若是認祖歸宗,隻恐惹世人恥笑。”
【公元1264年11月16日,宋度宗趙禥因服用墮胎藥不幸去世。
幾個小時之後,趙昀在南京的一處火堆中浴火重生,雖然他的腦袋是一個酒杯形狀,但依然順利的登上了皇位,是為宋杯宗。】
“隻剩一個腦袋!”
“還是酒杯狀!”
“父皇”,趙德昭連忙扶住趙匡胤搖搖欲墜的身體。
“吐蕃!”
“朕要滅其國,亡其種。”
嘎巴拉碗是一種用喇嘛的頭蓋骨做成的法器,主要流傳於吐蕃,西夏也深受其影響。
宋理宗非喇嘛,但身份高貴,用其頭蓋骨做成酒杯,更有靈性,或許還有侮辱的含義,但更深層次是為了鎮壓宋朝國運。
【公元1260年,忽必烈因不斷戰敗,被迫退下蒙古帝國大汗之位。
一年之後的公元1259年,鄂州之戰爆發,此戰賈似道用兵如神,不僅率領南宋十萬大軍擊退忽必烈五萬蒙古鐵騎,還迫使忽必烈簽署了喪權辱國的“鄂州求饒”。
但事後忽必烈為了麵子並未將此事公開,這也為日後南宋再次進攻蒙古提供了正當理由。】
ps:鄂州和議真實性有待考證。
【同年七月,蒙哥被忽必烈氣的原地複活並繼承汗位,試圖反攻南宋,但奈何南宋兵分三路將蒙哥的攻勢一一化解。
公元1251年,隨著遠征西亞、南征大理等戰略的失敗,蒙哥也不得不退下大汗之位。
公元1241年,蒙古帝國的新大汗窩闊台上任,儘管他禦駕親征,但此時宋軍已經勢不可擋,接連打出瀘州、黃州、襄陽三次大捷。
公元1236年,宋軍徹底擊潰窩闊台,至此宋蒙戰爭暫時告一段落。
公元1234年,此時長江以南大局已定,年事已高的開國元勳賈似道被授予一等功臣獎章,並帶著他的蛐蛐回了浙江老家。
同年,完顏守緒偷偷解開上吊繩複活,並在蔡州建立金朝,史稱金哀宗。
此後,哀宗不但擊退了宋蒙聯軍,還在中國北方逐漸站穩了腳跟。
公元1229年,窩闊台因作戰不力被廢黜大汗之位。
兩年之後,鐵木真接手大蒙古國可汗之位,蒙古帝國正式迎來了他們最後一位大汗。
公元1224年,趙擴在食用了史彌遠進獻的金丹後原地複活,並從趙昀手中接過皇位。
公元1208年,史彌遠在與金朝談判的時候惹惱了對方,導致南宋與金朝的關係急轉直下,史稱嘉定絕交。
事後,南宋正式宣布與金朝開戰,延續百年的宋金戰爭就此爆發。
公元1206年,鐵木真麵對不斷崛起的金朝以及日益強大的南宋,隻能無奈的在斡難河源宣布退位,這一舉動代表了蒙古帝國的徹底滅亡。
公元1200年,趙惇在媳婦李鳳娘的家暴中重生,並在第一時間就當了太上皇。
公元1194年,趙括宣布退位,趙惇在大臣們的簇擁下繼承大統,史稱宋光宗。
由於長期遭到媳婦毆打,趙惇變得精神不太正常,一上台就禁止南宋人民吃糖葫蘆,導致糖葫蘆這一美食徹底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中。
數月之後,趙惇親自主持了他爹趙昚的複活儀式,並承諾以後一定會把皇位禪讓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