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問你,你難道就想一輩子陪著太上皇醉生夢死,遠離朝堂?”
“不為自己想想,也該為家族想想。”
“你們是大世家不假,千年的世家也不假。”
“可這一直有傳承的世家,難道從未變過?”
“一直遠離朝堂,肯定有新世家取代你家的位置。”
“你出錢,找到了,這是大功。”
“沒找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何況找牛真的就是找牛了嗎?”
“不可以順帶探查一下周邊的地理、風俗、兵力?”
“若是有一天大唐需要往外征戰,光憑地圖之功,你之位,不在魏征之下。”
魏征適時的點點頭:“然,程黑子說的有道理。”
二人鬆開裴寂:“是往前走,還是往後走,全在你一念之間。”
裴寂走了,一瘸一拐的走了。
“快跟上,找個村落落腳,我們好好計劃一下。”
魏征看著裴寂的背影,對程咬金小聲問道:“你剛才偷偷踹他了?”
“沒有啊!”
“那他怎麼瘸了?”
……
大明,洪武年間。
“後人太過於寵溺孩子了。”
“就踢一下孩子而已,殺雞、殺鴨、連牛都殺。”
老朱自然知道評論肯定有誇大的成分,但這並不妨礙他吐槽。
小孩子嘛,被雞打了,你要教他打回去,不能讓他依賴。
如此寵溺孩子,說不定連孩子犯錯都舍不得打一下。
這怎麼行?
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該打就得打。
犯錯就打屁股,控製力度之下,打屁股不會傷及身體。
如此,孩子才會記憶深刻,才不會繼續犯錯!
“孩子該打就得打嘛。”
老朱還在碎碎念,馬皇後一句話絕殺:“那雄英不聽話,就讓標兒學你,直接用鞋墊子或者棍子打?”
“那怎麼行!”
老朱急了:“雄英才多大?”
“怎麼可以用棍子打?”
“犯錯了,你可以和他講道理嘛……”
“不對,雄英要是犯錯了,那肯定是老師的問題。”
“咱的大孫子多乖的一個人,肯定是有人教壞他,肯定是老師沒教好,否則大孫子怎麼可能犯錯?”
聽著朱元璋前後矛盾的話語,馬皇後笑著揶揄道:“呦,剛才是誰說不能太過溺愛孩子?”
“老四,你聽見了嗎?”
朱棣埋著頭偷笑,不停的抖動身體,聞言噴笑一聲,又連忙捂著嘴。
老朱沒好氣的冷哼一聲,又喜笑顏開的對馬皇後解釋道:“不一樣。”
“說不能溺愛孩子的是洪武皇帝。”
“說不能打大孫的是民間爺爺朱重八。”
“這不是一回事兒。”
“雄英要啥,咱就給他啥?”
“也就是孩子還小不懂事,若是他有個十七八歲,想要皇位,咱立馬退位。”
說到此處,喜笑顏開的朱元璋,眉頭突然緊鎖。
“怎麼,舍不得給了?”
“不是,咱怎麼可能舍不得。”
“咱是想起太醫院的那群廢物,標兒的病查不出來,太孫的病也查不出來。”
朱元璋轉頭望向天幕,歎道:“希望天幕能夠少放些搞怪視頻,多放一點關於醫學的,若是能有包治百病的藥物,那就更好了。”
“他們是後人,又不是神仙,你怎麼不讓後人教教如何做長生不老藥?”
對於馬皇後的反駁,朱元璋不置可否。
“後人能在天上飛,還能去月亮上,對我們而言,不就是神仙嗎?”
大明,永樂年間。
北京城外。
“好羨慕啊。”
朱棣罵道:“羨慕個屁,爺爺對你不好?”
“爺爺對你,難道還不如後世百姓對孫子好?”
“好是好……”朱瞻基頓了頓,小聲辯解道:“可天幕出現後,沒以前那麼好了。”
“您現在不僅揍我,還扣我大婚的錢。”
“活該,誰讓你不好好教兒子!”
朱瞻基無言以對,我死的早,能怪我嗎?
大秦,鹹陽。
“隔代親,有這麼親嗎?”
始皇不太理解。
畢竟無法指望一個從小缺愛的人,理解愛是什麼玩意。
“扶蘇,既然都是太子了,也該給你找個太子妃了。”
聞言,始皇身後的大臣堆裡一陣騷亂。
以前六國還在的時候,王室一般選擇和各諸侯國聯姻。
現在六國不在了,太子妃從哪裡選,還需要考慮嗎?
無非是軍方和文臣,而其中軍方的概率最大。
“唉,父親不爭氣啊!”
蒙恬痛心疾首,父親怎麼就不給我們生個姐姐、妹妹呢?
若是蒙家有女,那太子妃肯定是蒙家女。
李斯羨慕的望著王翦,若是天幕未曾出現,自家女兒還有一爭之力。
可現在,白白便宜了王翦這老家夥。
想到此處,李斯靠近叔孫通,小聲低語道:“讓王翦的孫女當太子妃,你甘心嗎?”
“李斯,你這激將法未免太過拙劣了吧?”
“不過嘛……我倒可以當個出頭鳥。”
“陛下,太子娶妻乃是僅次於陛下立後的大事,還需要從長計議。”
巨子:“有道理。”
王翦:????
一群軍方將領死死盯著儒、墨兩家之人。
你們想找死不成?
儒家尚且可以理解,墨家湊什麼熱鬨?
巨子對軍方眾人微微一笑,又對始皇解釋道:“陛下,臣說的有道理是指此事應該從長計議。”
“最關鍵的是用何禮?”
“難道用儒家尊崇的周禮?”
“如今之天下是大秦之天下,周禮已經不合時宜,急需製定新的禮儀。”
“臣覺得可以根據夏禮改進。”
“夏禮乾脆利落,且不繁瑣。”
“如今之大秦正是大變革之時,禮儀太過繁瑣,反而影響做事。”
墨家對太子妃之位毫無興趣,第一:沒有身份匹配的人可以當太子妃。
又不是後世,總不能找個普普通通的平民之女當太子妃吧。
墨家雖然鄙視周禮,但幾百年的禮儀製度深入人心。
真找個平民之女,即便始皇沒意見,天下的百姓都會有意見。
第二:墨家靠本事吃飯的,隻要能夠源源不斷的為大秦製造利器,太子妃是誰家的,根本無關緊要。
第三:世人皆以為墨家強在製造,但其實墨家強在思想。
但這套思想目前看來太過理想化,始皇不會接受的。
既然這樣,不如用水滴石穿之法,一步一步慢慢來,先和儒家爭爭這新禮儀的製定!
最了解你的永遠是你的敵人,叔孫通知道墨家想乾嘛。
但一時半會兒沒有解決之法,隻能想辦法修改禮儀,使其符合始皇的心意。
總不能勸始皇驅逐墨家吧?
這根本不可能,大秦如今需要墨家。
敢說這話,儒家在始皇心裡的印象隻怕會落到穀底。
而扶蘇一臉呆萌:“怎麼就扯到為我選太子妃身上了?”
“因為朕想抱孫子,看看到底是不是像後人說的一樣,真的有無限寵溺的隔代親。”
“所以我是個試驗品?”
“對。”
“父皇,我突然不想娶太子妃……”
“不娶也成,劉季不是在評論說要給朕當兒子嗎?”
“朕想了想,給朕當兒子不合適,乾脆給你當兒子,朕也算抱上孫子了。”
扶蘇連忙說道:“我娶!”
一個僅僅比父皇小三歲的人,叫自己父親。
扶蘇想想這副畫麵,越想越覺得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