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答:“看情感,陰暗是狼,慈喜是狗。”
“看神態,怒而咬牙是狼,怒而哈斥是狗。”
“看尾巴,快平穩是狼,晃太急是狗。”
“彎曲是狼,順直是狗。”
“看剩飯,糠密是狼,糠稀是狗。”
“看遊泳,泳歪是狼,泳正是狗。”
“看額頭,後凹是狼,前隆是狗。”
“看顏色,黑的是狼,黃的是狗。”
“看重量,小重是狼,大輕是狗。”】
天幕把同音字用括號標注出來,還很貼心的是提醒古人,講的是清朝曆代皇帝。
評論區:
〖愛新覺羅族譜都被罵遍了。〗
〖他這九族都不夠砍啊。〗
〖光看這個視頻,我都感覺要是穿越回去,得被砍。〗
〖70後電視播放什麼就看什麼,80,90後想看什麼自己搜,00後想看什麼自己剪。〗
〖乾隆要是看見了,得跨越時間長河來殺了博主。〗
清朝,乾隆年間。
“朕看見了!”
“但你先告訴朕怎麼去到未來!”
和珅腳步越發加快,生怕後麵突然跑來一個太監說:“萬歲爺有旨,請您回去一趟。”
但乾隆並未如乾隆所問,倒是問了未來的嘉慶帝一個問題:“西洋人的玩意兒,能強大清嗎?”
愛新覺羅?顒琰答道:“能,後世不是已經證明了嗎?”
“若是不用科學,就會被西洋人打進來。”
“既然如此,不如放開民禁,向外打!”
乾隆笑道:“你想學漢武,開疆拓土?”
不待答複,乾隆又問道:“大清如今有多少人口?”
“約有三萬萬吧。”
“錯,隻有一千萬,在朕大規模除旗之後,連幾百萬都沒有!”
“百萬之數的人統禦著萬萬人口。”
“你想引進西洋火器,開疆拓土,當一當漢武帝,可彆忘了漢武可有個‘漢’字!”
“放開火器,大清如何我不知道,但滿洲一定會被滅族。”
乾隆很肯定的說道,但愛新覺羅?顒琰很明顯不同意,還有自己的想法:
“為什麼?”
“總歸是要有個皇帝的,為何不能是我們愛新覺羅?”
“我們可以允許他們複漢人衣冠,我們也可以學北魏徹底漢化。”
“我們還可以行分封之策,天下那麼大,他們都可以外封為王,可以當土皇帝。”
“為何一定要殺的滿洲滅族?”
“若真要殺,那投降大清的明朝臣子的後代殺不殺,漢八旗殺不殺?”
“若是要殺,他能坐穩這皇位嗎?”
乾隆望著未來的嘉慶帝,一臉希望的說道:“你既不了解漢人,也不了解滿洲。”
“九世之仇猶可報乎?百世之仇猶可報!”
“準噶爾寸草不生,東北也可以。”
聞言,愛新覺羅·顒琰還想反駁,乾隆擺擺手:
“讓禮部準備一下禪讓儀式吧。”
“朕準備退位當太上皇,這大清就交給你了。”
未來的嘉慶帝還以為是乾隆的試探,連忙跪地行大禮:“皇阿瑪春秋鼎盛……”
乾隆嗤笑一聲:“後麵的話不必說。”
“朕也不是試探你。”
“朕今天和你說幾句掏心窩子的話:原本即便朕退位,你也是個傀儡皇帝。”
“無非是因為聖祖他老人家在位六十一年,朕為了虛名,也為了身後名,不願超過聖祖,才退位當個太上皇,本想幕後理政。”
“但朕老了,天幕出現,是福是禍,朕分不清楚。”
“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即將來臨,朕一個老頭子也做不得什麼。”
“索性,全交給你,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吧,不必事事請示。”
“朕隻有一點想對你說:莫要讓我們父子二人做了徽欽二帝。”
“宋有趙構,還能有半壁江山。”
“大清可連趙構也沒有,若是敗了,你我父子二人連行牽羊禮的機會都沒有。”
言罷,也不管愛新覺羅?顒琰聽沒聽懂,乾隆輕踹一腳:“滾吧,去找禮部商量商量,再定下一個良辰吉日,你就可以登基稱帝了。”
明永曆十八年,清康熙元年。
“後人可真是把同音字玩到極致。”
吳三桂若有所思,吩咐人按照這個模板,編排一下清朝從皇太極開始到康熙的各位皇帝。
順帶還可以編排一下皇室的花邊故事,百姓最愛聽這個。
“皇太極、多爾袞,還有咱們這位太皇太後。”
吳三桂笑道:“這可不是瞎編,本來就是真事嘛。”
“順帶還可以研究研究這康熙到底是誰的兒子。”
有人問道:“大將軍,這就有些離譜了吧。”
“彆怕,越離譜越有人信,你們還是不懂百姓啊。”
“你和百姓說經過研究發現明天要下雨,讓他們彆出門,沒人聽。”
“但你要是和他們說明天龍王爺出巡,出門的人會被詛咒,他們反而會老老實實待在家裡,緊閉門窗。”
清朝,光緒十三年。
“親爸爸……”
慈禧回頭問道:“怎麼?”
“以為我會生氣,會動怒?”
“既然說過全權交給你,那我肯定不插手。”
慈禧指著還未跳動的天幕接著說道:“民間會有人根據這個編排大清。”
“是殺是放、是囚是禁,都由你做主。”
光緒思考半天答道:“不可殺,亦不可禁,否則會像……”
光緒不敢說,慈禧笑道:“大義迷覺錄?”
光緒點點頭:“當務之急是火器,是水師。”
“若是水師不厲,莫說打出去,連守都守不住。”
慈禧歎了口氣:“拿國庫的錢先頂著吧,若是不夠用,從我身上裁減吧。”
“親爸爸,兒臣……”
慈禧壞,但不蠢。
曆史上的奸臣也好,臭名昭著的皇帝也罷,又蠢又壞的隻是少數,大多是壞但不蠢,不僅不蠢,相反還很聰明。
蠢人是沒辦法在政治裡混下去,還能掌握大權的。
“人啊,活著要享受,死了也要享受。”
“可享受得有個前提:家族還在。”
“家族若是沒了,連自儘都是一種奢望。”
“如今天下,漢軍大勢已成……”
慈禧突然停下言語,望著光緒:“有些事,急不得。”
“漢滿之爭大於外敵入侵,曆朝曆代皆是亡於內!”
光緒點頭稱是,心裡卻不以為然,這時候還抱著滿漢之彆,豈不是又要走上原本的曆史。
“有的人連漢獻帝都不一定當。”
慈禧最後囑咐一句,也不管光緒能不能聽懂,就在宮人攙扶下前去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