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吳承恩的書商好友也建議道:“後傳有了,還可以有前傳嘛,我看這書裡,唐僧十世修行,那這前麵的九世可大有所為。”
“唐三藏可行,隋三藏、魏晉三藏,乃至漢三藏也不是不行吧?”
聞言,眾人細細思考起來,有一書商淺飲一口酒水。
“還是寫後傳吧,說實話,我粗摸看了一下,這唐三藏不討喜,我唯獨鐘愛這猴子,往前寫唐僧的事,可不一定有人看。”
“那就把孫悟空幾徒弟一起寫進去,每一世都陪著唐僧,但每一世都沒能成功。”
學李太白喝酒的書商,打了個酒嗝,開口建議道。
“多麼淒美的故事,整整九世,不離不棄,娘娘們一定喜歡看,還要掉淚花。”
“可這與西遊記的設定不符,若是同經九世,為何不認識?”
“有何複雜,讓吳承恩改設定不就完了。”
“雖有三國演義在前,但寫一本神話的三國,難道不討喜?”
“你們想想,關羽與呂布,一個是天上神君降世、一個是妖魔轉世,二人鬥法,移山填海、鬥轉星移,難道不比勞什子三國演義好看?”
第二日,書商上門。
吳承恩本不願,但他們給的價格太高了。
“吳兄,不僅給錢,你再想想,若是寫的文字討了娘娘歡心,在陛下麵前提一嘴,你這當官的心願不就有著落了?”
“這不成唐朝的斜封官了?”
“斜封官,他也是官啊,臉麵值幾個錢,拿到手的才是真的。”
斜封官是唐代對由非正式程序任命的官員的一種蔑視性的稱呼。
明朝也有類似的稱呼:傳奉官。
不過,吳承恩不願意用這個稱呼。
至少兩相比較,斜封官雖然同是蔑稱,但傳奉官在明朝時期,由某些人引導之下,幾乎屬於指著鼻子罵人投靠閹黨。
定下心神,吳承恩開始化身無情的碼字機器,但碼字不是想碼就能碼。
“你們都在這,我寫不出來。”
書商們退到院中品茗,直到天幕放到此處,才商量著派個人進去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西遊記?後傳】
【西遊記?前傳】
“吳兄,整整大半日,你就寫了十個字?”
吳承恩癱坐在凳子上解釋道:“不是我不想寫,是真的一點思路都沒有。”
書商來到院內,與眾人一討論。
確實有點為難吳承恩,這寫書得有個大綱之類的。
我們倒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說出口,可要落到紙麵上,確實需要時間。
“吳兄,這樣吧,咱們寫楊戩鬨天庭,再寫這沉香劈山救母。”
書商指著天幕評論對吳承恩解釋道:“把沉香寫成楊戩侄兒,一下子就有兩部話本了。”
吳承恩剛要拒絕,西遊記前後傳都還沒影子,怎麼又給我加工作了,不乾,堅決不乾。
“加錢。”
“其實,也不是不能商量,主要我對這故事不了解……”
“我了解,這故事最早出自唐代戴孚《廣異記》中的華嶽神女篇,我家裡有這本書,我去取。”
“宋代的《異聞總錄》也記載過,我家有,我也去取來。”
“我家有《劉錫沉香太子》、《劈華山救母》、《沉香太子劈華山》的戲文,我去取。”
三個書商去取東西,其他書商一商量,自己總得做點啥吧。
“吳兄,餓了吧,我去酒樓置辦一桌宴席回來。”
“同去,我去買美酒。”
“古有李太白酒後作詩,今有吳兄酒後作文,不失為一樁美談。”
人都走了,院落裡隻有吳承恩及其好友。
“吳兄,這兩本書好寫,大鬨天宮之事就照著西遊記改改。”
“但這原因,我有個不成熟的小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吳承恩很想說,那就彆講。
但自古以來不變的道理:甲方最大。
想掙彆人錢,要麼你有權有勢,可以欺他辱他。
但若是沒有,那就隻能忍著,讓他欺你辱你。
“說吧。”
“這楊戩鬨天庭的原因,一定得是因為自己母親。”
這個建議,吳承恩欣然接受,這是孝道,自是理所應當。
“這楊戩母親本是天上的仙女,最好是玉帝和王母的女兒,下凡遇到楊戩父親,兩情相悅,怎奈人仙殊途,被王母強行拆散。”
“????”
“而且他們的愛情故事,一定要寫的蕩氣回腸,愛而不得、王母拆散、天人永隔……”
“怎麼改愛情了?”
書商笑道:“吳兄,你不懂女人。”
吳承恩反駁道:“可看書的終究是讀書人多,娘娘們倒是歡喜了,可這書賣不出去,你們不是虧了?”
書商長歎一口氣:“吳兄,沒想到你不僅不懂女人,連男人也不懂?”
“讀書人是什麼?”
“是窮酸書生,他們就是那楊戩父親,那楊戩母親是誰?”
“可以是公主,也可以是貴族、大戶的女兒。”
吳承恩不解的問道:“他們真喜歡看這個?”
書商反問道:“誰不想一步登天?”
吳承恩繼續追問道:“哪怕是當贅婿?”
書商提起一個人名,結束了整個話題。
“王振也是讀書人,也曾考過科舉,但為了前途,都入宮當太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