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建安十四年,長沙郡。
“有救了,百姓有救了。”
長沙太守張仲景連忙研墨寫信。
一封給曹操,一封給劉備,一封給孫權。
請求他們派點人手,帶些工匠與大蒜前來。
當然,給曹操的信還提了一句:給些錢糧。
我是漢室臣子,現在天子在你手裡,朝政皆由你出,給不給,你看著辦吧。
這位張仲景就是曆史上被稱為建安三神醫之首、也被後人尊為醫聖的:張仲景。
建寧四年三月,大疫。
熹平二年春正月,大疫。
光和二年春,大疫。
光和五年二月,大疫。
中平二年春正月,大疫。
張仲景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大疫中成長的。
正是因為見了太多百姓,因為疾病死去,張仲景才從醫。
即便自己用儘全力,也沒辦法對付這該死的瘟疫。
可現在不一樣,有大蒜素,不能當神藥用,至少也能多活幾人吧?
想到此處,張仲景覺得信寫的還不夠。
附近的郡國、偏遠的割據諸侯,都寫信求援。
自赤壁之戰後,附近突發瘟疫。
念及此處,張仲景將剛才的三封書信扔在一旁,重新修改言辭。
“曹公,給錢給糧給人手,誰讓你一敗千裡,連屍體都來不及掩埋,導致橫生瘟疫,你不給,我就寫討賊檄文罵你!”
“玄德公,仁善之名,名揚後世,還請派些人手。”
“車騎將軍,後世重民,將軍若救民必定名流後世。”
數日後。
收到書信的曹操捂著頭,怒罵一番,終究是給了一點,總不能把張仲景的頭砍了吧?
收到書信的孫權,同樣怒罵道:“什麼意思,難道我不給,就真是江東鼠輩不成?”
但經過周瑜的勸說,孫權精打細算、摳摳搜搜的給了一點。
而公安縣廳,劉備收到信之後,與諸葛亮商量一番,派關羽帶著收集而來的大蒜與人手前往長沙。
“軍師,你的錦囊妙計真能讓仲景先生前來?”
孔明微微一笑,肯定的回答道:“然!”
大明,洪武年間。
“大蒜咱大明有,琉璃咱大明也有,乙醇的提純方法、大蒜素的提純方法,天幕也說出來了。”
朱元璋低聲自語,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發出沉悶的聲響。他的目光漸漸變得深邃,心中卻隱隱作痛。
太醫院這群廢物,居然查不出病!
鹹陽天幕連治療方法都給了,若是還造不出來!
想到這裡,朱元璋的眉頭緊緊皺起,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朱標與朱棣,聲音低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老四,你去太醫院問問:他們能不能造出來。”
朱棣聞言,連忙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道:“爹,兒子這就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