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忘地鐵座位上了,起身有個姐姐提醒我,我連忙說了句:“不好意思啊,對不起。”〗
〖那天我媽熬魚湯的時候放了點魚籽,喝魚湯時我吃了一口問:“這是公魚籽還是母魚籽?”〗
〖順豐給領導打電話,領導說有個快遞,誰去取,我跑出去拿,問快遞員:“是不是有個某某的快遞?”小哥說:“是寄件!”〗
〖在醫院掛號處工作,習慣了問患者:微信還是現金?昨天去買奶茶付款的時候,我說微信還是現金?我掃你。〗
〖規培的第一個月,自己的手機響了,接聽的時候脫口而出:“你好,婦科。”〗
〖帶娃去打疫苗,醫生說一種自費一種免費,打哪種?我問人家自費的多少錢?免費的又是多少錢啊?〗
〖買奶茶脫口而出的7分冰少糖,本來是想在店員問之前說出口,結果禿嚕嘴了。〗
〖我看了這句話三遍,才發現問題在哪兒。〗
〖昨天去看望舅舅,以往每次去看他,他都會讓我吃桌子上的生瓜梨棗,這次去看他,他問我最近工作怎麼樣,我下意識的回了一句:“不吃不吃”,我舅舅瞬間反應過來,趕緊拿起桌子上的蘋果和石榴往我手裡塞,我當時尷尬的想撞牆。〗
大明,嘉靖年間。
“嗨,不就是禿嚕嘴了嗎?”
“這都能有幾萬條評論,後人得有多無聊。”
“這不也是一樁樂事嘛,就像村口的大娘們,不就愛談論有的沒的嘛。”
小許在和朋友討論,而李時珍在沉思。
下意識?
是不是習慣成自然?
就像練武一樣,有了本能反應。
那麼,習慣是可以人為的創造?
換言之,人的意識是可以被控製?
“你飲酒嗎?”
“以前過年的時候,阿爹和朋友吃飯,偷偷嘗過一次,被阿爹吊在樹上打,自那以後就沒嘗過。”
李時珍笑了:“那今日進城,我請你飲酒,不過隻可飲一碗,飲酒前,須喝一大碗茶。”
“我這是做實驗,對你身體沒有損害,一個月即可,另外——”
李時珍翻著香囊,小許連忙按住他的手:“先生,您救了我的命,彆說這實驗對身體無害,即便有害,我也不能要您錢。”
“哈哈,還沒得及問你姓名。”
小許還沒回答,他朋友便大笑道:“他啊,叫三多,地多、米多、壽命多。”
“總比你的名字好,還成才,是才也沒有,財也沒有,倒像個木柴!”
兩人笑罵著,在竹林裡追打起來。
李時珍失神笑了笑,俯下身子,抱起小許父親的骨灰壇喃喃自語道:“地多、米多,跟著我或許隻能混個溫飽。”
“但壽命多,我倒是能試試。”
手掌心傳來凹凸感,李時珍將壇子舉過頭頂,在壇子底部發現三行字。
【大明正德十二年。】
【威武大將軍朱壽製。】
【賜奪旗功臣——成是非。】
“成姓?”
“難道是成務的族人嗎?”
成務,湖廣布政使司武昌府興國州人士,洪武二十九年舉人,有“鐵筆禦史”、“鐵麵”之稱。
“是非,明辨是非。”
“這名字確實像是先帝能取出來的。”
看著那被小許追打著的小夥子,李時珍扭頭,透過密密麻麻的竹子,他仿佛看見了捕蛇人正坐在院裡那根竹凳上哈哈大笑。
李時珍喃喃自語道:“這村子,到底藏著多少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