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鬟手拿紅雞蛋,約瑟夫忙把餃皮擀。”
“店小二送來紅糖薑水,喊一聲:瑪利亞大嫂,你喝了不怕風寒。”〗
......
〖河南墜子《關公辭曹》裡有一段甚為絕妙的唱詞。
故事講到關羽要走,曹操挽留及,便開口唱:
“在曹營我待你哪樣不好?頓頓飯四個碟兩個火燒。”
“綠豆麵拌疙瘩你嫌不好,廚房裡忙壞了你曹大嫂。”
而根據這段唱詞又衍生出另一段韻文,河南話唱出來極有腔調:
“曹孟德在馬上一聲大叫,關二弟聽我說你且慢逃。”
“在許都我待你哪點不好?頓頓飯包餃子炸油條。”
“你曹大嫂親自下廚燒鍋撩灶,大冷天忙得熱汗不消。”
“白麵饃夾臘肉你吃膩了,又給你蒸一鍋馬齒菜包。”
“搗蒜臼還把蒜汁搗,蘿卜絲拌香油調了一瓢。”
“我對你一片心蒼天可表,有半點孬主意我是屌毛。”
彈幕區:
『所以赤壁之戰是曹操準備捉大小喬和麵和擀麵嗎?』
『咦,那咋不中嘞!』
『大喬燒灶,小喬烙餅。』
『國色大喬卷大蔥,天香小喬烙大餅。』
『驢肉火燒中火燒的出處原來是三國火燒赤壁。』
『關雲長勒住馬氣喘籲籲,孟德兄你且聽俺說仔細。
不是俺無情又寡義,曹大嫂的好俺永遠記心裡。
肉夾饃大菜包屬實好哩,蘸上蒜泥吃哩俺大汗淋漓。
恁給弄滴夥食屬實不孬,但俺劉大嫂她會擀麵條。
拌上陳醋就頭蒜,給俺二喬也不換。』
『哈哈,這下我可算知道關羽為啥這麼執著要找劉備了。』
……
東漢,建安十四年。
“確實接地氣。”
曹操嘴角直抽抽,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安排人學著這個調調,編排些通俗的易懂的故事,去唱歌百姓聽吧。”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真唱啊?
這樣好嗎?
“孤不做,劉大耳也會做。”
“他假仁義的很,最懂如何討百姓歡心。”
曹操雖然不知道“輿論的高地自己不占領,彆人就會占領”這句話,但道理是懂得。
以前隻需要爭取世家支持,因為世家之心,即百姓民心。
但現在有了天幕,天知道會放些什麼?
百姓也是人,也會思考。
以前或許不明白的道理,或許天幕就會不經意透露出來。
現在不去爭取百姓之心,就等著他們去投劉大耳吧。
是真的百姓,是吃糠咽菜苟延殘喘活著的百姓,不是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世家。
“劉大耳若是勝了,孤或許還能有個體麵的結果。”
“而你們——”曹操審視著眾人,輕敲桌案,‘咚咚’之聲與眾人心臟合拍。
“可就不一定了。”
“邊陲世家,不把你們吃乾抹淨,是不會結束的。”
“先漢長盛的世家,在光武帝中興大漢之後,又有幾家留存在中樞?”
“餘地不是被諸位的先祖啃食殆儘,就是被攆到邊陲之地。”
“若是讓劉備三興大漢……”曹操冷笑一聲:“諸位是被端上桌案的菜?”
“還是那連桌案都不配上的雜草,被隨意丟棄?”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劉備正如曹操所想。
已經安排說書人去宣講政策,在安排人唱些接地氣的曲子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世家們不僅沒有提反對意見,還樂見其成,推波助瀾。
創業期的人,心總是齊的,勁是往一處使的。
有什麼心思,都得為成功讓步,等成功之後再說。
不能成功,所有心思都是枉談。
何況支持劉備的世家與支持曹操的世家相比,就好比劉備的漢室宗親身份一樣。
說他不是吧,他還真是。
說他是吧,總感覺差了那麼點意思。
所以,一切都得為滅曹、滅孫,三興季漢做準備。
“關二哥,你坐下,聽俺說說心裡話。”
“劉大哥,你也坐,俺有好多心裡話。”
“動不動就喊打,俺們說說知心話。”
“天也晴,雨也停,講講道理行不行?”
“酒滾燙,茶飄香,桃園結義不能涼。”
“曹營兵,馬又壯,硬碰硬要算算賬。”
“軍師羽扇輕搖晃,莽撞哪比智謀強?”
張飛唱罷,閃著布靈布靈的眼光看向眾人。
彆無他求,兩個字:求誇。
“彩,三將軍唱的好。”諸葛亮真心實意的誇道。
“三弟,唱的好。”
“三將軍有急智。”
眾人齊齊拍案喝彩,倒搞得張飛有些害羞。
“不過——”
聽到劉備說不過,張飛心瞬間提到嗓子眼了。
“為兄從你這詞裡隻聽到一句:大哥、二哥不講理,唯有軍師講道理?”
劉備笑著問道:“是也不是?”
張飛拔腿就要跑。
“子龍,堵門。”
“二弟,破陣。”
劉備起身,笑著對諸葛亮說道:“軍師且先將酒溫上,某去擒他。”
“呔,黑臉妖王,哪裡逃!”
張飛也不逃了,也配合大哥演起來。
雙腳並得緊緊的,就好像兩根緊緊相依的筷子,一點縫隙都不留。
膝蓋是伸直的,卻又不是那種僵硬的直,就像是微風中輕輕搖曳的柳枝,帶著一種自然的彈性。
腰肢輕輕挺直,宛如一把精致的彎弓,不彎得太過,也不直得死板,就那麼恰到好處地撐起了整個身體的儀態。
雙手交疊於身前,就像兩片輕輕搭在一起的花瓣。
張飛壓低聲線,發出黃鶯鳴叫般的聲音:“還請諸位哥哥憐惜。”
“噦……”
眾人打了個乾嘔,手上動作卻沒停下,將張飛按倒在地。
張三爺忙道:“二哥,彆脫我鞋子。”
“大哥,你脫我衣服乾什麼?”
“誰特麼摸我胸?子龍,是不是你!”
“誰在扯我褲子?”
“不行,那個地方不能摸啊……”
“哎呦,諸位哥哥,我錯了,不要毀我清白啊。”
“軍師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