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版夜曲#】
【一群吃席的村民,被狗肉吸引,我麵無表情,看他們搞動靜。】
【死去的,是我最好兄弟。】
【死去的,給我留下好大陰影。】
【當盒子裡麵裝著屍體,我終於被提醒,大晚上還是要少刷視頻。】
【我用漂亮的押韻形容,他囫圇吞棗的一生。】
【啊~~~】
【梵音開始響起,我們不敢聽。】
【村子裡,葬禮的回音,在漫天飛行。】
【送你的,白事團隊,在半夜三更還搖鈴。】
【烏鴉在樹枝上叫不停,靜靜聽。】
【我開始在懷疑,是不是你,徘徊著舍不得離去。】
【錯過了、錯過了生命。】
【啊!就不要再嚇村民。】
【我在明年的清明,多燒一點錢給你。】
【為你整首下葬的神曲,紀念那死去的逗比。】
【跟念經一樣的聲音,慎人但很好聽。】
【手在蓋板敲很輕,我給的紙錢很嶄新。】
【你埋葬的地方~很清靜~】
......
【#葬禮版飄移#】
【找支筆寫下日期,記錄何時斷氣。】
【我可以,通知親朋們來吃席。】
【呼吸,已經逃離,離開你的身體。】
【這裡,鞭炮聲,就像是一種樂器。】
【所以,又來了一單生意。】
【所以,我收到了消息。】
【加足了馬力,收東西,趕過去。】
【方圓一百公裡,都需要我念經。】
【我敲得很認真,在為你誦經。】
【木匠們的尺寸,計算的很精準。】
【我踏上了板凳,在為你誦經。】
【苦海中的人們,看淡自己的人生。】
【魂兒飄,魂兒飄,魂兒又在飄。】
【魂兒飄,魂兒飄,魂兒又在飄。】
【我繞著山腰,鼓聲敲敲。】
【我繞著山腰,鼓聲敲敲。】
【魂兒飄,魂兒飄,魂兒又在飄。】
【魂兒飄,魂兒飄,魂兒又在飄。】
【在為你開道,風聲瀟瀟。】
【在為你開道,風聲瀟瀟。】
......
評論區:
〖我想聽音樂,不想聽陰樂。〗
〖話說周朝貴族下葬的時候,是不是也要奏樂吟唱。〗
〖好像有吧,我記得文獻記載的有。〗
〖那是不是和這個唱的也差不多?〗
西周。
“差的多,差的多了去了!”
姬滿強調道,還差不多?
我們的文字典雅,吟唱之聲峨峨湯湯,鐘樂之聲更是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怎麼可能和你們這鬨著玩的一樣?
祭公謀父:“王,翻譯成後人的語言,其實也差不多。”
姬滿微微皺眉:“我記得您很喜歡周公的訟詩,無數次誇讚文字的俊美、禮樂的典雅。”
“當年您曾經說我們的曆代先王隻是向四方顯示美德,而不是陳列兵陣向諸侯示威。”
“即便要動兵,平時蓄積兵力,等待時機相機行動,這樣,一旦行動就有威勢,而常常陳列兵陣向諸侯炫耀,容易流於兒戲,流於兒戲就不能使人畏懼。”
“如今將我朝禮樂與後人玩鬨之舉相比,難道又不是兒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