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改道#】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以“善淤、善決、善徙”而著稱,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
46年之前,在有史可查的幾千年中,黃河決口泛濫達1593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發生了有記載的第一次大改道。
洪水從宿胥口奪河而走,東行漯川,至長壽津又與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入海。
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黃河在今河南濮陽西南瓠子決口,再次向南擺動,決水東南經巨野澤,由泗水入淮河,二十三年未堵,淹沒十六郡。
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在今河北臨漳縣西決口。
宋仁宗慶曆八年六月,黃河再次改道,衝決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經聊城西至今河北青縣境與衛河相合,然後入海,河北平原淪為黃泛區,北宋經濟重心南移。
南宋建炎二年,為抵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在滑州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疲乏,向東南分由泗水和濟水入海。】
......
評論區:
〖好消息:我們有兩條母親河,長江和黃河。
壞消息:這兩個娘們脾氣都不好。〗
〖叫母親不是因為感恩親近,而是徹底服了沒招了開始叫媽媽。〗
〖叫媽試試能不能喚起母愛。〗
〖有兩條母親河,所以我們是拉拉的孩子。〗
〖所以這就是東亞親子關係擰巴的根源之一嗎?〗
〖黃河:平靜的河流孕育不出璀璨的文明!〗
〖黃河長江說《誰規定河麵要比地麵低》《地上河沒聽說過嗎》《我們都在用力的流著》《我以為那是入海口呢》《看見是高地勢我就改道了》《田地太小了視野盲區看不見》《你和皇帝說去吧》《我還以為無人區呢》《我隻是想流進海有什麼錯》《你和賑災銀說去吧》《喜歡我的衝積平原嗎》。〗
......
“咱們要不搬家吧?”
“是啊,太嚇人了。”
河北平原的一個小村落裡,眾人看向族長。
有史可查就有一千多次,平均下來一兩年、兩三年就有一次。
能被記錄在曆史上的都是大災害,像平時暴雨水流加劇之事,應當是沒記載的。
這麼算下來,幾乎年年都有。
臨近大河,方便種地是沒錯,但不能賭命啊。
……
大漢,長安。
“二十三年未堵?”劉徹輕敲著桌案,有些疑惑。
汲黯、鄭當時傳來消息,屢堵屢壞。
是人力的問題,還是治河方法的問題?
“去病,你和司馬相如走一趟,去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要錢、要糧、要人,朕都給,儘快堵上!”
......
【#為什麼黃河入海口沒有形成大城市?#】
【某乎有個網友提問:閩江有福州,新安江有杭州,海河有天津,更不要說長江有上海,珠江有廣州了。
現在黃河入海口是1855年形成的,也有一百多年曆史了,上海開埠也才這麼久啊!為什麼黃河入海口就這麼低端,彆說形成城市群,連一個大城市都沒有,長三角和珠三角比黃河那灘塗強的不是一兩個數量級啊,這是為什麼?】
【高讚回答:
曆史上長江、珠江、尼羅河等大河:常年衝積形成肥沃的衝積平原,便利的海岸港口,人類開始種莊稼,行商貿人口日益稠密,形成大城市。
黃河:哎?有段時間不來了,這裡聚居了一些人!讓我把他們衝衝看。】
【次讚回答:
恒河:孩子們我來滋養你們了,排糞水也沒有關心,媽媽自己會清理乾淨。
尼羅河:養孩子就是要給個巴掌再給個甜棗,汛期結束要給他們肥沃的土地休養生息。
長江:興修水利者養之,愛護孩子但自己太龐大了,稍微動一下就有洪災,所以運動有規律方便防範。
黃河:吔!孩子就是要聽母親的話口牙!此乃孝義!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方流量!決堤失瀆、滅世水龍舞!兒呀,娘便來殺你了!
泰山:呱,是流量顛婆,大家快退至我身後!
亞馬遜河養人類有什麼意思~我是異寵愛好者。】
......
評論區:
〖珠江:慢慢浸佢,慢慢歎佢。〗
〖西江:講抹撚,繼續喝。〗
〖剛果河:這麼熱鬨啊,你問我在乾嘛?我在大西洋裡養淡水魚呢。〗
......
【點讚排名第三的回答:
我不知道啊,我到平原就減速了。
光顧著灌溉了,視野盲區我沒看見。
我是努力促進中原統一啊,怎麼不說你們用水太少了?
我沒超泥沙老跟著壓分量,沒改道我下錯口了。
我以為祭牛羊呢,你這不是乾旱嗎?
我們都在用力的活著,都不容易。
我剛比岸高10米,你去和你的皇帝說吧,明年還來!】
......
評論區:
〖黃河:你疑似有些太過城市化了。〗
〖黃河:你最近過的有點舒服了,我挪挪位置提醒你一下。〗
〖黃河:真從你家入海你又不高興。〗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不一定是人挪地方了。〗
〖其實你可以認為華北平原的所有城市都是建立在黃河入海口上的。〗
〖山東省會叫濟南,為什麼叫濟南呢,因為在濟水之南,可是濟水呢?這就得問黃河了!〗
〖黃河:俺不道啊,俺看沒人要俺就撿走咧。〗
〖開封:你拿把洛陽鏟來一下就知道了。〗
〖我住在地麵上的開封,我腳底下是清朝的開封,清朝下麵是明朝的開封,明朝下麵是元朝的開封,元朝下麵是金朝的開封,金朝下麵是宋朝的開封,至於宋朝下麵還有沒有其他朝代的開封,暫時還沒挖到。〗
〖好像還有戰國時期魏國的大梁城。〗
〖我的評價是不如鄭州,一鏟子下去能乾到商周時期。〗
〖明朝的開封是因為李自成決了黃河,導致全城毀滅,僅鐘樓等建築頂部露出水麵。〗
〖花園口戰神:英雄所見略同。〗
大明,崇禎年間。
“闖王,咱們還去嗎?”
李自成和高迎祥分道揚鑣了。
再不分開,就要內訌了。
高迎祥是闖王,但李自成手底下的人從天幕得知李自成未來入了北京,當了皇帝,心思就變了。
三十多天的皇帝,他也是皇帝。
現在喊皇帝不合適,於是大家就喊闖王了。
我高迎祥是闖王,你也是闖王,難道你要造反?
沒辦法,再鬨下去,軍隊就要內訌了,索性分開。
你是高闖王,我是李闖王,各過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