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和現實#】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裡有一段劇情,講述的是康熙年間遷界禁海之事。
劇情裡演繹的是:姚啟聖以車馬護送百姓遷移,稱之為官府照料。
然而,現實是:滿清殘暴驅逐,摧毀田地房舍數萬,不遷者斬,僅廣東一省,死亡者高達數十萬,浙閩地區易子而食。
在劇中將這個政策歸結為康熙為了對抗鄭氏、統一華夏不得已而為之。
但其實從順治朝就已經開始了。
順治十二年,清廷頒布不準出海的禁令。
順治十三年,清朝進一步強化了海禁措施:“今後凡有商民擅私自下海,將糧食貨物等與逆賊貿易者,不論官民,俱軍法處斬”
順治十七年,清政府又下達了遷海令,要求沿海居民內遷30至50裡,不準商船漁舟片帆入海。
順治十八年詔令《嚴禁通海敕諭》。
曆史上,姚啟聖非但未參與,反而因為反對遷界而被彈劾罷官。
然而在電視劇中,卻顛倒黑白,將其列為主謀。
在劇中,他被皇帝大肆嘉獎。
曆史中,他在晚年再次上書取消海禁,被康熙斥責鬱鬱而終。
劇中演繹的海禁政策,隻在福建實施。
但事實上,從遼東到廣東,數千裡都成了無人區,遷海導致沿海地區民生破敗。】
......
評論區:
〖上海嘉定區,我第一次知道這個地方是因為一個成語,嘉定三屠。〗
〖就是因為當年清算不乾淨,才有這麼多自稱格格阿哥的妖魔鬼怪,還有通天紋的大媽。〗
......
大明,洪武年間。
“這都能光明正大的翻案嗎?”
老朱能理解將皇帝的錯誤加在臣子身上的操作。
曆朝曆代的史書、實錄,即便皇帝再昏庸,也總要給他搭配兩個奸臣。
皇帝不會錯,即便皇帝錯了,也肯定有奸臣在其中攛掇。
但後世不是人人平等,沒皇帝嗎?
也搞這種操作?
而且後世多數人無比厭惡清朝,怎麼能允許他們翻案呢?
尤其是電視劇,看了兩部動漫、兩部電視劇,朱元璋覺得這玩意兒太吸引人了。
隻要不是瞎子,有部電視或者手機就能看。
以前還需要讀書人宣揚,才能夠改變民眾的思想。
後世隻需要家裡有電視,民眾足不出戶,朝廷就能在潛移默化之間改變他們的思想。
這太可怕了!
大多數皇帝都是雙標的。
比如朱元璋,需要元朝的時候,咱老朱就是大元的順民,因為有反賊危及大元江山,咱迫不得已起兵匡扶大元。
不需要元朝的時候,蒙古人就是一群未開化的胡人蠻子,大元天命已失,咱老朱才是天命所歸。
在明朝,誇宋朝的好,隻要你誇的不是韓林兒的韓宋,北宋、南宋你隨便誇,隻要不犯忌諱,老朱大概率懶得搭理你。
但你要是誇元朝,學電視劇裡顛倒黑白,錦衣衛可就要和你好好聊聊什麼叫作滅族、誅三族。
所以,老朱不明白後人怎麼會允許滿清後人堂而皇之的翻案。
“爹,清朝和後人的新華夏之間還擱了一個朝代,雖然很短,但確實有。”朱棣小聲提醒道。
姓孫的起兵,姓袁的摘果子。
然後姓孫的手下人名義上一統,之後還有軍閥混戰、外敵入侵、兩軍交鋒,之後才是後人的新華夏。
“但這……”老朱還是不明白,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中間的朝代就沒對滿清進行清洗?
隋朝是和平禪讓的,尚且要對前朝皇族、遺臣進行清洗,何況後世可是漢人與蠻夷的朝代替換,總不能滿清皇帝說退位就退位,還花錢把皇族養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