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姓士子聞言大笑出聲,“哈哈,孔兄還未娶妻吧?”
“房事之時,要的就是不堪入耳的汙言穢語,嘖嘖嘖。”
方姓士子咂摸一下嘴巴,似在回味,突然轉口道。
“黃山有鳥焉,其狀如鴞,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鸚鵡。”
“我突然覺得山海經不一定是神話,可能是真的。”
“假如後人如我們一樣,沒有那麼高的科技,不能憑印象,隻能靠文字和畫像記錄事情。”
“千百年後,鸚鵡滅絕,後人的後人從書上看見後人記錄有一種鳥可以像人一樣說話,他們是什麼感想?”
“嘶~~”眾人倒吸一口涼氣,失聲道:“神話傳說。”
鸚鵡在華夏最早的文獻記錄出自《山海經》,而正統史書記載出自漢代,多為各番邦進貢。
漢代也是將鸚鵡當做寵物飼養的開端。
滇地、交址多產鸚鵡,林邑國產白鸚鵡。
武漢有個鸚鵡洲,據傳乃是東漢末年,黃祖長子黃射舉行賓客宴會之時,有人獻上鸚鵡並請禰衡作賦而得名。
到了唐代,隨著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的興盛,隴右、嶺南、交趾,以及南天竺國、訶陵國、吐火羅等地的鸚鵡,大規模流入中原。
唐宋明清有許多詩人都曾以鸚鵡寫詩。
唐代的杜甫、白居易、來鵬、杜牧、秦韜玉、裴夷直、吳英秀、張祜、子蘭。
唐末五代十國的羅隱、殷文圭。
宋代的梅堯臣、範仲淹、宋恭宗趙?。
明代的王越、馬湘蘭。
明末清初的宋琬。
清代的蔣士銓、王圖炳,以及寫了上萬首詩的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
以上所選,皆是小部分。
將所有寫過鸚鵡的詩人名字都摘錄下來,大抵可以水一兩千字。
若是再摘錄他們寫鸚鵡的詩句,可以水四五章。
大漢。
倭島。
“二弟,我們是不是可以……”霍去病捋著並不存在的胡須笑著問道。
“不!不可以!”司馬相如連忙拒絕。
和你一起偷跑,已經是大罪了。
現在你居然還想去非洲捉鸚鵡。
門都沒有!
我絕對不可能同意的。
有海航圖,來倭島尚且如此困難,去非洲,連圖都沒有,天知道會跑到哪兒去。
“兄長,沒有補給,況且您答應了老人家要帶他們回到故鄉的。”
司馬相如苦口婆心的勸道:“我們隻有五條船,裝上金銀奴隸,能順利返航已經是上天庇佑。”
“下次,下次吧。”
回到大漢,霍去病頂多挨頓罵,但自己……會被陛下往死裡打的。
到了倭島,繪製了地圖,帶回金銀奴隸,多少也算有功,陛下不會弄死我的。
要是真遂了您的意,帶著海軍前往非洲,不論是成是敗,我都完了。
陛下會把我千刀萬剮的。
我那嬌滴滴的妻子,會被發配為奴的。
我那萬貫家財,陛下會毫不客氣的收下的。
“下次,哪有什麼下次啊?”
“這次回去,姨夫會把我禁足的。”
“那您還偷偷跑?”司馬相如吐槽道。
霍去病咧嘴一笑。
司馬相如心猛的提到嗓子眼,有種不祥的預感。
果然,霍去病幽幽說道:“什麼叫我偷跑?明明是你蠱惑我這年幼無知的少年,慫恿我出海的。”
“兄……兄長,這口黑鍋我背不動。”
“關羽,後人稱關二爺,乃是忠義之士。”
霍去病踮起腳尖,拍了拍司馬相如的肩膀,語重心長的問道:“司馬二爺,您是不是忠義之士呢?”
“大哥,要不您把我當司馬懿祖先吧,我不忠不孝,背信棄義,數典忘……”
霍去病打斷道:“不,你不是!你是比關羽還忠義的關二爺。”
司馬相如帶著哭腔驚呼道:“不,大哥,我是司馬懿祖先。”
霍去病搖搖頭,“不,你不是,這個鍋你背也得背,不背也得背。”
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司馬相如擦了擦眼角並不存在的淚水,淡然道:“那我們隻能一拍兩散了,我會如實向陛下彙報的。”
“哦~~~”霍去病拖著長長的音調,似笑非笑的盯著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不為所動,今天你說破大天,我都不可能背這個黑鍋。
“那此次出海的收獲,我隻能全部上繳國庫了。”
司馬相如癱在地上,連忙抱住霍去病的大腿:“大哥,是我的錯,是我蠱惑、慫恿您的。”
出海的收獲,貴族、藩王、勳貴、富豪、劉徹、司馬相如和霍去病都有份。
交了稅之後,大家按照比例分錢。
霍去病如果真的心一狠全部上繳國庫,他們不敢找劉徹和霍去病的麻煩,還不敢找司馬相如嗎?
幫霍去病背鍋,頂多受點皮外傷,霍去病還能拉自己一把。
不幫他背鍋,貴族可全是一群吃肉不吐骨頭的家夥,肯定會將自己家掘地三尺的。
哎!!!
司馬相如哎了一聲,腦海裡有個小燈泡亮起。
霍去病是無詔出海,私自動兵,可是大罪。
不管劉徹是否在意,但總要給朝堂一個交代。
金銀、奴隸,並不能完全讓朝堂滿意。
但若是自己蠱惑、慫恿的,那就很合情合理。
朝堂肯定會有人上書對自己喊打喊殺,但自己是幫霍去病背鍋,劉徹和他會救自己。
帶回金銀奴隸,入股的貴族們也會救自己。
優勢在我!
這鍋得背!
“嘶~~~”
見司馬相如倒吸一口涼氣,霍去病笑道:“想通了?”
司馬相如點點頭,“兄長何不直言?”
“大哥不過考驗你一下,沒想到你經不起考驗啊!”
“大哥,我剛才是專門和您逗樂子的。”
......
北宋。
倭島,佛津。
“兄長,可要去非洲?”遼國將領問道。
宋國將領歎道:“無詔動兵,乃是大忌。”
二人眼神悠悠的望著弘文和尚。
“又要貧僧上書?”
遼國將領點點頭,“宋國海船不知往何處而去,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派個人回去傳信,先帶船隊追擊,很合情合理吧?”
“……”
你們特麼不要臉!
趙光義一怒之下,提筆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封信,扔給宋國將領。
“嘿嘿,多謝大和尚。”
“來人啊,從土人裡挑幾個絕色,送給大和尚暖被窩。”
......
大明,永樂年間。
不為五鬥米折腰、貧者不受嗟來之食的故事明人都是聽過的。
但在倭島,大樹販奴集團的三觀被重塑了。
隻要頓頓有一個米飯團,那群武士讓他們往東就往東,讓他們往西就往西。
再給他們一口肉,讓他們砍誰就砍誰,父母妻兒都可以。
“父上大人,我們什麼時候去非洲?”
聞言,沈京兵嘴角抽抽。
自從得知是去捉昆侖奴,又知道沈京兵是集團首腦,是最高指揮官。
武士們什麼稱呼都不用,非要稱呼他為父上大人。
沈京兵解釋自己不需要乾兒子。
但他們說,父上大人的意思是表示尊敬,不是要當乾兒子,是表示會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沈京兵。
“父上大人,我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給父上大人的父上大人捉昆侖奴了,還要捉鸚鵡,獻給父上大人的父上大人。”
父上大人的父上大人指的是大明皇帝朱棣。
因為倭人聽說沈京兵等人稱呼朱棣為君父。
君父就是父親,所以是父上大人的父上大人。
沈京兵懶得糾正了,因為糾正了沒用,他們就要這樣稱呼。
“滾!去訓練,否則我宰了你!”沈京兵左右開弓,扇了武士兩耳光。
武士九十度鞠躬,“嗨!”
沈京兵也搞懂了和倭人的交流方式。
什麼禮賢下士、平等相交都是扯淡。
好聲好氣和他們說話,他們會覺得你不重視他們。
沒事扇他兩耳光、踹他兩腳,他反而覺得你重視他。
沈京兵親耳聽到一群人互相比較,誰被自己扇的耳光多。
扇的越多,證明越被重視。
才被沈京兵兩耳光扇走的,就是最重視的,所以他成了倭人武士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