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李安健,一個女孩。
去世前遭受了一個月的網暴。
去世後,全世界的人都開始愛她。
她用西瓜特效在視頻裡,用調侃的語氣講述了自己的經曆。
她剛出生就被父母遺棄在孤兒院門口,十五歲前在孤兒院長大。
她沒有名字,也沒上過學,李安健的名字是她自己取的,寓意自己能夠平安健康。
十五歲那年,迫於孤兒院的規定,她收拾好行囊,獨自步入社會。
為了生活,她沿著街麵一家一家的敲門麵試,但老板們都因為她是未成年,所以拒絕了。
幸運的是有家小飯店的老板看她可憐,收留了她。
提供住宿,每天有兩頓飯。
不幸的是,老板並不給她開工資。
但即便如此,她仍然心懷感激,很感謝這位老板,因為自己再也不用每天餓肚子了。
十八歲生日那天,李安健給自己準備了一份昂貴的禮物,一支在兩元店買來的口紅。
因為從小在孤兒院的生活,所以這支在彆人眼中廉價劣質的口紅,她視若珍寶。
晚上乾完活,回到宿舍,對著鏡子小心翼翼的塗上口紅,就連晚上睡覺都沒舍得抹掉。
她本以為日子就能這樣平靜地過下去,但好景不長,飯店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
李安健無奈的離開這裡,又過上了居無定所的日子。
公園裡的椅子,醫院上的過道,冰冷的天橋底,成為了身無分文的她的棲息之所。
為了活下去,她也偷偷乾過壞事,去工地裡扛沒人要的鋼筋,去賣錢買飯吃。
因此,她稚嫩的小手上長滿了厚厚的繭。
在李安健的回憶裡,她曾打過上百份零工。
唯一讓她破防的一個工作是派發傳單。
她有一次在街上派發傳單,被迎麵走來的一個男人嫌棄的說:“你的手怎麼那麼糙?”
男人的這句話,猶如一根鋼針狠狠紮在她的心頭。
繁忙的街道上,她羞紅了臉,但還是卑微的跟男人道了歉。
轉頭跑開,躲在無人的角落抱頭痛哭。
餓肚子的時候,她沒有哭。
冷的睡不著的時候,她沒有哭。
一件衣服穿兩年的時候,她沒有哭。
看著街上打扮的漂漂亮亮,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女孩們,她也沒有哭。
但在這一刻,她是真的忍不住了。
她想不明白,自己僅僅隻是想活下去,為何如此艱難?
然而,老天爺卻沒有放過她。
一天午後,她突然腹痛難忍,數了數自己的積蓄,提心吊膽的去醫院檢查。
坐在醫院的走廊上,當她還在擔心自己付不起醫藥費的時候,旁邊坐著的卻是被一家人噓寒問暖的小女孩。
她默默的轉過頭,不去看自己渴望了無數個日夜的場景。
很快,檢查結果出來了,她被確診為子宮癌晚期。
醫生告訴她,這有可能是家族遺傳病,也有可能是她長期使用廉價衛生巾導致的。
她苦笑了一下,沒錢又能怎麼辦呢?隻能怪自己。
隨後醫生告訴她,如果不化療,最多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可活。
醫生讓她的家人過來簽字。
此時的李安健崩潰大哭。
她恨啊。
恨父母為何生而不養!
恨她們為什麼把她生出來,又不給她一個家。
無儘的悲憤,卻又無可奈何。
回家的路上,她走進了那家路過無數次卻不敢進去的甜品店,給自己買了一個小蛋糕。
在生命的儘頭,她拿起手機,用西瓜條特效,把自己的一生寫成一個故事,希望這個世界能留下一絲屬於她的痕跡。
回家的路上,她花了二十五元到街邊的美妝店化了一個美美的妝。
又花了三十五元,做了一個漂亮的發型。
最後用廉價的手機,給自己拍了張美美的照片。
李安健的視頻。
她的視頻發出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無數人想要給她捐款,但都被她堅決的拒絕了。
她說,自己這個病治不好,大家掙錢都不容易,不該把錢浪費在她身上。
然而,有人懷疑她是賣慘騙錢,懷疑她是一名躲在屏幕後麵編造故事的網絡寫手。
有人向她提出疑問,想要見一麵,看看她的故事是否真實。
這無可厚非,如今社會賣慘騙錢的人太多了。
但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沒有親眼見過她,沒有親身和她交流,就憑著自己的臆想,斷定她是騙錢的,虛構了許多她的故事。
更過分的是,這群人對她進行了網暴,汙言穢語,不堪入耳!
還有眾多網友,不知起因、不知故事,跟著一起網暴,開啟了一場網絡暴力的盛會。
她生命的最後一個月,是在這群人的網暴當中度過的。
直到她的主治醫生,在自己的賬號上發布了一條長文,宣布二十五歲的李安健已經去世,這場網暴才得以結束。
主治醫生說,她是一個很好的女孩,很聰明、很堅強。有的時候我會邀請她去我家吃飯,每次吃完飯,她都會搶著把碗洗了。
她說,李安健說看見網上有很多人關心她,她很開心,這是她這輩子未曾感受到的關懷,所以她一有時間就會去看網友們的祝福。
她說,李安健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女孩,有一次她在工地上看見和自己一樣沒有家的一窩小貓,便把它們帶回家養。
但她沒有養寵物的經曆,小貓死了一隻,她哭了很久。
後來,她幫小貓們找到了一位會養貓的主人,她把每次打零工掙到的錢交給貓主人,給小貓買貓糧。
主治醫生說:“她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孩子,可是命苦了點,我活了快五十歲了,可能都沒有她苦。”
她離世之後,醫生遵照她的意願,將她的賬號注銷了。
她說:“不想讓大家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的痛苦。”】
......
評論區:
〖我這破網,三年前的事,現在才知道。〗
〖到現在,還有人說她是假的,我也希望她是假的。〗
……
南宋,臨安。
“她怎麼沒讀過書呢?不是有九年義務教育,強製進行的嗎?”
“她沒讀過書,又怎麼識字的呢?”
“後天學習唄,我們尚且能通過天幕視頻識字、學習知識,後人又有什麼難的呢?”
“法律歸根結底是需要人執行的,即便是義務教育,書本不需要付費,但衣食住行,也是花錢的。”
“她是個孤兒,孤兒院能將她養大已經很不容易了。”
“謔,還不如我們大宋的慈幼局,裡麵會教你讀書識字。”
“對對對,比我們的慈幼局好,免費撫養棄嬰,教他們讀書識字,長大了,男的賣去當奴仆,送進宮當太監,女的賣給人家做丫鬟、做妾,賣去青樓當花魁。”
慈幼局,宋理宗創立。
淳佑九年,宋理宗給官田五百畝,於臨安創建慈幼局,收養遺棄的新生兒,並置乳母喂養,無子女者可來領養。
在臨安慈幼局運作成熟之後,宋廷下詔要求“天下諸州建慈幼局”。
次年宋理宗又詔曰:“朕嘗令天下諸州置慈幼局……必使道路無啼饑之童。”
但眾所周知,規定是規定,執行是執行。
嬰兒可以被領養,但更多的則是私下發買。
說不好吧,慈幼局的棄嬰至少長大了。
說好吧,被賣去當奴仆、丫鬟的與被收養的比例高達九比一。
……
北宋,淳化四年。
興漢元年。
武侯祠盟誓大會結束,義軍定稱號“興漢黎民軍”,推舉王小波為“興漢大將軍”,棄用宋朝趙光義的年號,改用“興漢”為年號。
成都府路,成都。
升仙橋,即如今駟馬橋,位於成都北門沙河之上。
“恰嬢嬢……”頓了頓,這人歎息一聲,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看著天幕視頻,總能找到樂子擺龍門陣的嬢嬢、婆婆們,一時間鴉雀無聲。
感覺有什麼東西堵在心頭,眼眶裡淚水在不停打轉。
以為後世完美無瑕,卻不想還有女子活的如此之苦。
“唉。”
……
子龍塘,又稱子龍洗馬池,相傳趙雲在此處洗馬,由此得名。
王小波在此召開“諸葛會”。
所謂諸葛會,取自俗語:三個臭裨將,頂個諸葛亮。
商討軍事,有高級將領、軍師、百人將、千人將和普通士兵參與。
商討政事,不僅有義軍官員,還有種地的農民、各行的工匠、商人、地主、讀書人和反對派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