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現實裡大家都用藍色,黑色,紅色的筆,很顯然女孩用了不常見的綠色。綠色屬木,屬於震位,也是有一種震懾父親的意思。
父親的權威受到挑戰,打了女孩子。
打完後,父親認真思考了一下,發現震位是長子,認為女孩想變性,就崩潰了。〗
〖第一層:父親發現女兒蠢得連紅筆都不知道拿來改而哭。
第二層:父親愣了一下,才察覺原來是女兒是紅綠色盲而大哭。
第三層:父親再愣了一下,想起紅綠色盲是伴x染色體遺傳,才發現自己幫彆人養了十幾年的蠢女兒。〗
〖女兒看到父親崩潰,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她當然知道改分數瞞不過父親,但是如果她比父親多想一步呢。〗
〖咋的,沒考好就想連家都毀了?〗
〖那可太好了啊,有啥可哭的,這給自己養了個小媳婦。〗
〖從生理角度說是沒錯,從倫理角度說不行!〗
〖你這種想法,應該拉去槍斃半個小時。〗
大明,嘉靖年間。
蜀地。
“紅綠色盲是分不清紅色和綠色,還是把綠的當紅的?”
“她拿綠色的筆改紅色的字,肯定是把綠的當紅的。”
“她把綠的當紅的,那紅色的3在她眼裡就應該是綠色的,她應該拿紅色的筆改啊!”
“???”
“!!!”
眾人先是疑惑,然後大驚。
對啊,文中的小女孩把紅色當成綠色,那在她眼裡紅色的筆就應該是綠色的,應該拿紅色的筆改,而非綠色的筆。
倒吸一口涼氣,眾人撓著後腦勺。
好癢,感覺要長腦子了。
“紅綠色盲沒見過,但李老頭分不清看東西是白的。”
“是啊,他形容太陽是好大一個冰塊。”
明代《證治準繩·七竅門》中記載老李頭的病症為“視赤如白證”。
或觀太陽若冰輪,或睹燈光反粉色,或視粉牆如紅如碧,或看黃紙似綠似藍等。
該理論比英國化學家道爾頓提出色覺異常(色盲)早200餘年。
“叔,那李叔爺最後治好沒?”穿著開襠褲的小孩好奇的問道。
“沒有,郎中說是肝出了問題,給他開了一副藥方,說要先吃一年看看。”
“老李頭舍不得,說又不影響生活,就沒治。”
《靈樞·脈度》: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
《素問·脈要精微論》:夫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彆黑白,審長短。以長為短.以自為黑,如是則精衰矣。
大秦,鹹陽。
始皇命人尋來一片竹葉夾在手中。
“這是綠色的,對吧?”
夏無且點了點頭。
始皇又指向朱砂,“這是紅色,對吧?”
夏無且茫然的點了點頭,陛下,您到底想問什麼?
“若是一個小孩生下來,便告訴他竹葉為綠色,朱砂為紅色,即便在他眼裡紅色是綠色,綠色是紅色,但他說出來的顏色是對的,如何分辨他是不是紅綠色盲?“”
“嘶~~~~”
夏無且呆住了。
是啊,怎麼分辨呢?
夏無且正在絞儘腦汁思考之時,始皇接著問道:
“父親是,母親不是,女兒就應該是。”
“父親不是,母親是,兒子就應該是。”
“這是什麼原因呢?”
夏無且:“……”
我是誰?
我在哪兒?
我在乾什麼?
嘴巴張開能吞下一個雞蛋,夏無且看向巨子。
巨子:“墨家不懂醫學!”
夏無且又看向叔孫通。
叔孫通:“儒家也不懂!”
夏無且正要扭頭看向李斯,卻聽幾聲聲音接連響起:“法家不會!”
“兵家也不會!”
“陰陽家不會!”
夏無且:“……”
至於嗎?
巨子:至於,很至於!
研究人體奧妙,還是醫家做吧,墨家真不行!
夏無且:這個可以行!
巨子:這個真不行!
天幕出現,不管什麼事,各家都搶著做,儒家想搶墨家的造物,法家想搶儒家的教化。
隻有這次,各家紛紛謙讓,一致認為,如此偉大的事業,隻有醫家才可以!
~~~~~~
【#謝謝惠顧#】
視頻裡,一個小男孩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靠在電梯上。
【外甥說他喝了一年的飲料,每次打開都是“謝謝惠顧”。
今天語文考試,“惠”字不會寫,於是開心的打開飲料,看到是“再來一瓶”。】
······
評論區:
〖我三十了,這個梗比我都老。〗
〖這梗我最早還是在小學的時候在爆笑校園看見的。〗
〖這次是真被資本做局了。〗
〖出考場蓋還丟了。〗
〖遲來的中獎比草都輕賤。〗
〖像極了那年考六級,出考場發現扇子是fan。〗
〖啥意思?〗
〖之前有次考六級,不知道扇子英語是啥,寫的shanzi,出來一搜fan有扇子的意思。〗
y不會寫,回家發現筆的牌子就叫enoy,還印在筆身上的!〗
〖上學時候考試,好朋友坐我前麵費勁吧啦給我扔過來一張紙條,我以為這次考試穩了,結果打開一看“在嗎?”〗
〖這個笑話該更新了,現在都是瓶蓋掃碼了。〗
〖麻繩專挑細處斷,命運戲弄小饞貓。〗
〖我就不一樣,那一年考“惠”字,我不會寫,打開後是“謝謝品嘗”。〗
大明,永樂年間。
北京,城西。
詩會上。
有戴著“四方平定巾”,身穿寬袖鑲黑邊,衣長離地一寸,袖子甩起來能當風扇用的士子。
也有白布袍子洗到發黃,肘部打補丁,自嘲“此乃顏回遺風”的士子。
“後世考試帶水壺進考場,水壺上麵可以有字嗎?”
科舉到了明清,已經很嚴格了。
查衣服,查內搭,查水壺,查頭發,查筆、墨、硯台,看一下是否有夾帶。
還要脫掉衣服,檢查一下在皮膚上是否寫有字。
甚至還要做個指檢手術,查一下有沒有在裡麵塞東西。
通過天幕,也見過後人的飲料,上麵有許多文字。
所以,他們很好奇,這種東西也能帶進考場嗎?
“看年齡,這孩童應當是後世的小學生,可能考試並不嚴格。”
“白蟻潰堤,若是自小就不嚴格,到了高考之時,抱著僥幸心理,豈不是要被取消科舉資格?”
“哈哈,倒也是。”有士子笑道:“兩宋之時,有一富家子,在素色內搭裡,寫上細若蚊蠅的小字,若不仔細瞧,還以為是花紋。”
話題越聊越偏,大家紛紛講起曆史上那些作弊的故事。
“陛下要開恩科了,諸位兄長可有把握?”
王欽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有也沒有,聽說此次科舉難度極低。”
“既然低,為何沒把握?”
“這次榜上有名者,不需要等待,可以直接分配一方為官。”
“這是好事呀。”
“好事?南越、朝鮮、倭島、草原,你願意去?”
“交趾在大明治下,可朝鮮、倭島、草原,這又從何而來?莫非朝廷要動刀兵?”
王欽似笑非笑,“佛曰,不可說,自己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