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譜事件#】
【一男子在河邊釣魚,被毒蛇咬了一口。
離譜的是該男子沒有第一時間去醫院,反而是捉起毒蛇,往村裡趕去。
在村裡找了條黃狗,讓蛇咬了它一口。
隨後,黃狗往後山跑去。
男子頓時覺得自己有救了。
之後,男子一直跟著黃狗,黃狗吃啥他吃啥。
因為男子曾經聽人講過,狗能自己找到解藥。
可沒過一會兒,黃狗把男子帶到一處風水寶地。
不久後,一人一狗就倒在了這裡。】
~~~~~~~
評論區:
〖大黃:您已到達墓地地,導航結束。〗
〖大黃:我就臨走前吃點自己想吃的,你乾嘛?〗
〖都抓住蛇了,直接逼問出解藥不就行了?〗
〖天才,出院。〗
〖帶著蛇去醫院才是正解。〗
〖狗說:你也不喜歡死家裡?〗
〖狗當年我沒學醫生,我學的風水。〗
〖聽過導盲犬,沒聽過導墓犬。〗
〖狗其實蛇沒毒,我給你吃的草才有。〗
〖狗內心:想吃點啥就吃點啥吧。〗
〖以為是中藥師傅,結果是風水師父了。〗
〖狗:我不是人,但你真是狗。〗
〖他寧可相信狗,也不相信醫生。〗
大明,永樂年間。
北直隸,百姓村。
“這也太離譜了,應該是假的吧?”
柳氏不敢相信,這不是傻子嗎?
哪怕自己找草藥治,都沒有這麼離譜。
“話說,狗真的能找解藥?”
“不知道,試試?”
“……”
“失心瘋灌金汁,是不是因為旺財要吃屎?”
“應該不是因為這個吧?”
“我倒知道,毒蛇出沒,十步之內必有解藥。”
“蛇窩附近十步之內,就有能夠解蛇毒的藥。”
“我聽說的怎麼是毒物出沒,七步之內必有解藥?”
“七步、十步,左右不過三步,沒差彆。”
夏柳插嘴說道:“萬一被五步蛇咬了?多走兩步,少走兩步,差彆可大嘞。”
“哈哈~~~”
童言無忌,惹得眾人大笑。
夏柳疑惑道:“娘,難道不是嗎?”
“哈哈,小柳子,等你爹他們帶著昆侖奴回來,咱們試一試不就知道了?”
小孩總是良善的,“用人做實驗,不好。”
大多數人總是欺弱怕惡的,有朝一日翻身做主,會比曾經壓迫他的人,更加變本加厲的壓迫曾經同階層。
“奴,非人。”
“那如果我們有一天成了奴呢?”
對於可能發生的事,人總是下意識逃避。
“哈哈,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咱們看天幕吧。”
~~~~~~~
【某乎上有個網友提問:為什麼明朝會成為起義次數最多的朝代?】
【高讚回答:
你先把數據搞明白了再說吧!
有人說宋朝是農民起義最多的,你說明朝是農民起義最多的,但是實際上滿清時期才是農民起義最多的!】
......
評論區:
〖專家研究山東清中後期資料,發現山東一地有資料農民起義累計上千次,清遺們居然說明朝最多!〗
〖包衣們圍魏救趙的手段罷了。〗
〖遺老遺少們把清朝小規模起義歸結為山賊強盜,所以顯得數量少。〗
〖史學界都說過很多次了,明朝就是農民起義最多的王朝,清朝那叫民變,那和起義兩回事,抗日時期學生遊行,那也叫民變如果民變犯法,那美國獨立一開始就違法了。〗
〖樓上的包衣,你說的史學界是哪國的史學界,又是哪位史學家說的?〗
〖你看這些包衣吧,宋朝單人搶米傷人算起義,抓到幾個或幾十個盜賊算起義,它們覺得沒有任何問題,但清朝成千上萬人參加的搶米風潮,有的把衙門、海關、銀行都燒了,被鎮壓而死的人數都超過很多宋朝“起義”,包衣覺得拿來比較是大清虧了。〗
〖《清末民變表》裡和米有關的民變就有199個,民變就是民眾自發的反抗性鬥爭,和起義沒什麼本質區彆,包衣們以為民變是什麼小打小鬨呢?
清末廣東新安縣民變兩三千人圍攻縣城,山西文水縣民變數萬人拿簡陋的武器與軍隊對峙,這種規模的民變全國到處都是,要靠軍隊彈壓。
明末江南的暴動和奴變都是民變,但向來都被算成起義,也沒見你們反對啊。〗
......
【次讚回答:
《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從清實錄裡統計起義民變的情況:
18361845年,民變246次。
18461855年,民變933次。
18561865年,民變2332次。
18661875年,民變909次。
18761885年,民變385次。
18861895年,民變314次。
18961911年,民變653次。
張振鶴、丁原英主編的《清末民變表》,根據《清實錄》、報刊、專著、地方誌裡的記載統計,1902~1911年10年間全國下層群眾自發性反抗鬥爭多達1300餘次。
這麼一看洪武到萬曆200多年1300多次是不是就沒那麼多了?
有人覺得是滿清史料更多所以記錄多。
但是,雖然滿清的統計數字雖然是最高的,但卻是引用史料最少的。
宋朝統計的400多次起義,史料來源有380多種,《長編》就有500多卷,《宋史》496卷,《三朝北盟會編》250卷,《建炎以來係年要錄》200卷,還有各種彆史、雜史、詔令、奏議、類書、文集、小說、筆記,從幾卷到幾百卷不等,但就算把兵變、把某縣抓了幾個盜賊都算進來,也隻有400多次。
洪武到萬曆的實錄有2800卷,跨度超過兩百年,從裡麵統計到1300多次。
鹹豐實錄356卷,跨度18511861共11年。
而1846至1865這二十年,實錄的統計數字是3200多次,一半就是1600多次。
同治實錄374卷,跨度18621875共14年,而其中18661875僅10年,實錄的統計數字是909次。】
~~~~~~
評論區:
〖如果用史料詳細程度來比較的或,明朝和宋朝的數據至少乘以2倍還差不多。
宋朝以前的數據乘以10倍都不一定準,漢唐啥的,大部分連記錄都沒有,距離近比較詳細而已。〗
〖正經回答它們就不來了,偶爾來的幾個也是囁囁捏捏的拿不出證據,包衣徒曾笑耳。〗
〖在談到“農民起義”這方麵的,這幫人便不把滿清列作中國古代王朝,隻盯著漢族王朝去計算了。〗
〖包衣會說宋朝的史料都丟了,不全麵。
但是你要說宋朝史料不全,包衣就會說不可能的事,元朝很尊重文化把史料都存了。〗
〖同樣的話還可以類比到明朝,包衣會說明朝史料不全,所以統計不全麵。
但你若說因為清朝銷毀明朝史料,包衣們便會強調康熙和乾隆沒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