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活了三個朝代以上的人_刷視頻:震驚古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刷視頻:震驚古人 > 第437章 活了三個朝代以上的人

第437章 活了三個朝代以上的人(2 / 2)

然而很地獄的一點是,雖然隻有短短四年,但你要想達成這個成就,有點難度……】

~~~~~~

周,東京,開封府。

“後人還少說了一個朝代,若多活九年,還能見到宋朝建立。”柴榮似笑非笑的說道。

趙匡胤冷汗直冒,連忙請罪。

“香孩兒,朕既然答應了你,收回燕雲十六州之前不殺你,自是金口玉言,不會反悔。”

趙匡胤又連忙謝恩,柴榮將他扶起,笑道:“你有沒有天命,朕不知道,但你弟弟,自是有些運道在身上。”

聽起柴榮提及之事,趙匡胤一臉尷尬,不知如何解釋。

趙光義入軍為卒,是趙匡胤親自安排的,還將他安排到前鋒中。

主打一個早死早超生,現在戰死,至少還能在史書上留個好名聲。

周征南唐,趙光義為探子,深入南唐腹地探查,遭唐軍襲殺。

他帶著人一路逃,逃到長江邊,抱著木頭橫渡長江,居然奇跡生還。

消息傳到東京,彆說趙匡胤了,連柴榮都驚了。

不知是誇讚還是譏諷,柴榮對身邊人說道:“臀?中箭,乘驢車逃亡千裡,被襲殺,抱圓木橫渡長江,真是天下奇男子。”

朱元璋:這是咱的台詞!

王保保:換個形容詞,本王羞與趙光義為伍!

~~~~~~

【李淵,北周天和元年生人,是家裡老幺,頂上還有仨哥哥,李澄、李湛、李洪。

15歲的時候,姨父楊堅發動政變,建立了隋,李淵當了禁衛武官,千牛備身。

貞觀九年六月,唐朝開國皇帝李淵駕崩,廟號高祖,諡號太武,葬於獻陵,享年71歲。】

~~~~~~

大唐,長安。

“阿耶,戒色養生吧,還有不到七年光景。”李世民勸道。

曆史上父皇鬱鬱而終,如今有了天幕,儘量多活些時日,興許有生之年,還能坐上火車,巡遊大唐。

自己又不是那無情之人,天天盼著父皇死。

楊廣:侄兒,不要指桑罵槐!

李世民:做賊心虛,朕又沒提你的名字!

楊廣:你最好重新組織一下語言,隋朝的你還住在孤府裡,對了,你阿耶將你過繼給孤了,你現在叫楊世民。

楊世民之事,李世民早已知曉,他不怪隋朝的父親,因為那是父親所能做到的最優解,除此之外,彆無他法。

阿耶既不可能在隋朝極盛之時,打敗文帝,成功造反。

也不可能主動造反,攪亂天下。

因為隋朝不亂,在文帝和獨孤皇後的庇佑下,李氏還能活些時日。

隋朝亂起來,有心之人第一個要殺的就是李氏。

因為李氏在原本的曆史上成功了,他們隻會選擇除掉一個可能的競爭對手,而不是擁護李氏上位。

~~~~~~

【蘇威,壽命八十二,經曆了西魏、北周、隋和唐四個朝代。】

【侯益,壽命八十,經曆了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宋五個朝代。】

【範質,壽命五十四,經曆了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宋五個朝代。】

【符彥卿,虛歲七十八,經曆了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宋五個朝代,嚴格來說,應該是六個,他出生於唐昭宗光化元年,死於北宋開寶八年。】

【本朝建國時,所有年齡超過三十八歲的,應該都能算經曆了三個朝代。】

【李密經曆過:蜀漢、魏、晉、北魏、東魏、北齊、隋、魏、唐。】

【你這李密是既寫了《陳情表》,又跟著高歡起兵,還上了瓦崗寨。】

西晉.李密:我不想活那麼長,死於治世,總比親眼目睹亂世好。

北齊.李密:我想活到唐朝,我和李淵祖宗還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戚,真能活到那時,我也是天潢貴胄、皇親國戚。

容城縣侯李密還真的掰著指頭算了算,活到貞觀年間,自己一百多歲。

既是人瑞,又是宗室,隻要不謀反,整個大唐,自己豈不是能橫著走?

想了想,李密命人研究張蒼和趙佗的生平、還原華佗的五禽戲、研究後人的養生法,隻要不死在戰場上,就努力養生,爭取能活到唐朝建立。

邢國公.李密:我是真的活到了唐朝,但李淵不講武德。

李淵:朕不講武德?朕的年號就叫武德,朕把表妹嫁給你,拜光祿卿,封邢國公,你居然造反!你難道認為自己死的冤?

李密:是你設計害我!

李淵:朕沒有,你所作所為,死的活該!

竇建德:我也活該?我也不冤?要不要問問河北百姓,為何給我立竇王廟?

李淵:咳咳……朕隻是犯了所有皇帝都會犯的錯而已。

~~~~~~

大秦,鹹陽。

“劉季,叔孫通,夏無且。”

聽見始皇念叨自己的名字,三人連忙起身行禮。

卻見始皇皺眉思索,原來是思考天幕的問題。

猛的望向群臣,始皇一一打量。

這些人,皆是一統六國之前出生,若活到劉邦建立漢朝,應當也算經曆了三個朝代。

天下百姓,挺過戰亂、災荒,到了漢朝,也都算。

經曆亂世、天下混戰,亦或者像秦、隋一樣,短暫一統,活下來的人,皆是曆經三朝。

~~~~~~

大唐,長安。

李世民的勸誡話語,李淵聽了進去。

不過今日被後人冷嘲熱諷,李淵的回答夾槍帶棒:“朕肯定會養生的。”

“朕若多活些年,興許還能經曆四朝。”

不等李世民思考,李淵接著說道:“孫兒繼位,娶了武則天,等她篡唐建周,朕也算曆經四朝了。”

“不對,等她還政於唐,朕曆經五朝。”

李世民:……

您要能活到那個時候,她還敢篡唐?

~~~~~~

北宋。

運河船隻上。

蘇軾略一思索,稍顯好奇的問道:“後人既然提了忠宣王,為何不提瀛王?”

忠宣王,即符彥卿。

瀛王,即馮道,早年曾效力於燕王劉守光,曆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

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共十位皇帝。

三國演義戲稱呂布為三姓家奴,然馮道被人稱為:政壇不倒翁、十朝元老。

也有人認為應該將契丹加進去,這樣算下來,馮道先後侍奉過五朝八姓十一帝。

有宋以來,文人多貶其德行,稱他大義已虧,即便做了一些好事,也是一個無恥、無德、老奸巨猾、不忠不義之人。

一個降了無數次的臣子,注定了他在任何朝代的名聲都不會好,隻會被樹立成反麵典型。

然而,許多事論跡不論心,當你翻開史書,你會發現這個被稱為不忠不孝、無恥無德之人,做了許多保全百姓、為民請命之事。

比某些被史書誇成忠臣孝子之人,更為勤政、廉潔、愛民。

廉潔、愛民,是對比出來的。

有人罵他是無節文人,有人說他是亂世聖人。

孰是孰非,誰又能分得清?

任何一個曆史人物的評價,都是隨著時政在變化。

需要提倡忠孝、氣節之時,嶽王爺乃是民族英雄。

需要團結之時,朝廷閉口不談。

某些人甚至說嶽王爺是破壞團結、阻礙統一之人。

思之令人發笑。

歸根到底,史書對曆史人物的評價,隻取決於當時的朝廷需要什麼樣的典範而已。

然而,曆史是由百姓創造的,百姓心中有一杆秤。

他們總說百姓愚昧無知,但百姓分得清好壞。

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不好,他們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縱然礙於時局,百姓不敢將真心話說出口,但他們會記在心中,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公雞鳴叫,太陽會從東邊探出頭來。

正當晌午,火紅的太陽溫暖著百姓。

百姓在田地旁,吃著午食,唱起熟悉的歌謠。


最新小说: 吞魂魔帝 重生七零:截胡廠花後,我成科技大佬 苟出一個武道天家 重生農女發家記 大唐:請陛下歸天 直播盜墓之最後一個摸金校尉 白四爺,夫人到處說你不做人 認錯崽崽後,京城大佬爭當我夫君 重生四九城,激活每日情報係統 失業後,我選擇了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