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若在,這種時候肯定要懟朕,少了他們,生活甚是無趣。”
衛皇後聽見劉徹的喃喃之語,翻了個白眼,扭頭嘴動不出聲向衛青說了三個字:“賤皮子。”
衛青看懂了姐姐的唇語,認同的點了點頭。
在的時候,天天嚷嚷著打去病,弄死司馬相如。
人不在,反而想他們罵自己。
陛下該不會像後人一樣,有什麼特殊愛好吧?
劉徹正沉浸在對二人的思念之中,絲毫沒注意到身旁二人已經將自己歸入特殊愛好群體。
——————
【我以前遇到個老美大哥,處的還不錯,他喜歡讀中國的各類小說。
有一天突然問我:你們中國人報仇為什麼不找人決鬥,而是要殺人全家?】
~~~~~~
評論區:
〖回複他:你們不報仇,也殺人全家啊印第安)〗
〖報恩殺全家。〗
〖卻看到華盛頓撥馬向前,甩出一截麻繩,這麻繩現在天上晃了一晃,便化做一道金光直衝老酋長,那印第安老酋長叫一聲“苦也”,便被捉了回去,剝了頭皮做了一對靴子。〗
〖一直覺得外國人決鬥,是個很傻的舉動。〗
〖這是中國春秋以前的行為,其實性質差不多,貴族互相通婚、聯姻,往大了說都是一家人,自家人滅來滅去就有點那個了,所以搞決鬥。〗
〖冤冤相報何時了,所以必須徹底解決問題。〗
〖對敵人最大的敬意,就是趕儘殺絕。〗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後羿:你不知道,我當年滅夏就因為留了一個未出生的少康,後來他就推翻了推翻我的寒浞複國了。〗
〖屠岸賈:你不知道,我當年殺了趙氏全家就因為留了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後來他就把我宰了。〗
〖大哥,你是了解我的,如果是我,不會有人活著來告狀。〗
〖其實華夏貴族之間,即便政鬥失敗,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的情況下,都會保留一分顏麵的,不會動不動就滅族,直到出了一個司馬懿。〗
~~~~~~~~
周,鎬京。
“王叔,是這樣的嗎?”年幼的姬誦詢問道。
“其實本意不是這樣的。”姬旦微不可察的搖搖頭,向姬誦解釋道。
是因為人口太少,地廣人稀,除了中原,其他地方皆是未開發的蠻荒地域,需要大量人手開拓。
這時的華夏,各貴族爭的無非是水源、山林、礦場之類的東西。
就像村裡兩人爭東西,先講道理,由德高望重的長輩評判。
若是兩方都有理,不好評判過錯,才會搏鬥。
如同博戲一樣,點到為止,分個輸贏也就罷了,不會弄出人命。
何況,點到為止隻針對華夏內部,對於蠻夷,自然是火燒、水淹、掠人口,什麼好用就用什麼。
其次,才是姻親之故。
姻親的原因也沒那麼重要,怎麼可能會因為有親戚關係就饒你一命呢?
如果內部都要鬥個你死我活,那周和商又有什麼區彆呢?
學商朝,戰敗者隻能成為奴隸和祭品,周禮又有什麼意義呢?
人口是最重要的東西,變夷為夏,夏君夷民,隻要貴族是華夏血脈,百姓尊奉周禮,那他們的國家就是華夏藩邦。
有了足夠多的人口,將曾經蠻荒的土地開墾成了肥沃之地,帝國範圍內能被開墾的土地都已經被占據,這才是春秋戰國開啟的原因。
即便沒有六師儘喪、天子失勢、禮崩樂壞,春秋戰國仍然會開啟,無非早一點、晚一點。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便知道了郡縣製的好、科舉製的好,周朝仍然按照原本的曆史的在發展。
紙可以造、火器也可以造,但人口不會憑空增多,原本蠻荒的土地也不會眨眼之間變成肥沃之地。
郡縣製和科舉製確實好,但現在的周朝沒辦法用。
不分情況直接用,還不如王莽。
王莽:偶像,我也沒那麼差。
姬旦:不差,不差,乖,踏踏實實去天竺當佛祖吧。